堯治河村旅游項目養生館航拍圖。 (袁俊耀 攝)
??悼h應急管理局在興發集團楚烽磷礦作業面查看安全管理措施臺賬。 (田月朋 攝)
保康縣應急管理局局長李長銘在礦山井下作業面排查安全隱患。 (田月朋 攝)
湖北龍蟒磷化工有限公司無人駕駛鑿巖車。 (田月朋 攝)
湖北龍蟒磷化工有限公司調度指揮中心智慧大屏。 (陳泉霖 田月朋 攝)
長江之畔,千湖之省,湖北以礦產資源豐富著稱,卻也曾面臨“四多三老一薄弱”的礦山安全發展困局。如何破解傳統礦山“安全之痛”?湖北以改革為刃,以科技為盾,在全國率先蹚出一條“安全治理模式轉型”的新路。
翻開湖北非煤礦山發展的歷史,曾一度面臨重重困難。中小型礦山數量多,占比超70%,規模小、技術弱、管理粗放;單班下井人數多,井下作業人員密集,一旦發生事故易造成群死群傷;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多數礦山位于中等或復雜水文地質區域,透水、突水等災害風險高;尾礦庫數量多,高峰時尾礦庫達212座,成為“頭頂懸劍”。老礦山、老職工、老設備等“歷史包袱”重,成為發展瓶頸,資源枯竭、采空區廣布,員工技能斷層與安全意識薄弱并存,造成整體安全基礎薄弱。
“四多”凸顯礦山安全的結構性矛盾,“三老”折射轉型升級的歷史欠賬,“一薄弱”暴露治理能力的現實短板。湖北通過“智慧礦山”破局、尾礦庫治理、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等改革舉措,正逐步將這一困局轉化為安全發展的新動能。
截至2024年,全省非煤礦山事故起數較五年前下降59.4%,尾礦庫總量較2018年高峰銳減84.7%,礦山“含綠量”與“含金量”同步攀升。這張“荊楚答卷”的背后,是湖北以頂層設計破題、以硬核科技賦能、以生態惠民落筆的生動實踐。
“智慧礦山”領航,安全防線更智能
“機械臂”取代“人海戰”,AI巡檢守護“地下長龍”
“過去下井靠經驗,如今安全靠數據。”在湖北龍蟒磷化工有限公司井下,5G巡檢機器人正沿軌道“絲滑”移動,實時監測有害氣體與設備狀態。依托DeepSeek大模型,在吃透70年采礦史的事故報告、10萬條國家、行業各類安全規程、百萬組監測數據和海量實時數據后,“邁靈”今年3月上線,并成為全國首個AI非煤礦山項目,可實現108類風險秒級研判。
這一幕,是湖北“智慧礦山”建設的縮影。從襄陽到宜昌,從黃石到鄂州……湖北非煤礦山企業“智能化”之路越走越寬闊,企業通過智能化建設,提高生產效率、保障安全生產,企業轉型升級發展,駛入快車道。
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湖北充分發揮科教強省優勢,以“智”護安,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非煤礦山智能化試點建設,推動礦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
【改革硬招】圍繞強基固本,湖北下好提升本質安全“先手棋”,堅持以點帶面,優選25家礦山開展智能化建設試點,為全行業提供示范引領。搭建“政企研”對接平臺,邀請五新裝備、鐵建重工等企業與礦山“面對面”,引入“小斷面”機械裝備。我省構建“分類施策、分項賦分”評估體系,以政策資金“雙杠桿”撬動企業轉型,支持中小礦山“機械化換人”。黃石市率先成立專班,投入2.1億元支持8家礦山智能化改造,引入機器視覺、無人駕駛等前沿技術;襄陽??悼h打造“5G+AI”核心平臺,實現井下“采、掘、支、鏟、運”全流程無人化。
【成效亮眼】全省25家試點礦山中,大冶鐵礦入選國家智能礦山貫標試點,三寧挑水河磷礦躋身全國智慧化礦山數據融合十強。黃石14家中小型礦山鑿巖、運輸機械化率達95%。湖北龍蟒磷化工有限公司建成“數字孿生AI礦山”,井下人、車、設備狀態一覽無余,AI查違章系統精準實時,隱患發現效率大幅提升。
【思辨之聲】“智能化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焙笔睆d非煤礦山安全監管處相關負責人直言,“礦山‘老設備、老職工、老方法’的‘三老’難題,唯有以技術革命破局?!?/p>
黨建引領強根基,紅色動能護安全
支部建在礦點上,黨員守在風險口
“黨建抓不好,安全地動山搖。”在襄陽??悼h舜磷公司,黨支部將安全生產納入支委會議題清單,以“支部扎根礦點、活動深耕班組、黨員沖鋒一線”為主線,推行“雙培工程”——把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安全標兵。黨員先鋒隊、青安崗、群監員“三支隊伍”協同發力,以“家企共管”“榜樣引領”文化浸潤,重塑一線員工班組的安全價值觀。
將黨建“紅色動能”轉化為安全治理效能,舜磷公司實現了連續五年安全生產“零事故”的亮眼成績。其經驗證明,黨建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不僅是治理模式的創新,更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為礦山行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把安全責任壓實到一線、把生產班組建成前沿安全堡壘”,這已經成為全省非煤礦山安全文化建設的一塊堅實陣地。在宜昌,通過全面試點推行非煤礦山班組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探索出一套規范實用的經驗,培育一批在全行業有影響力的班組安全建設典型。興發集團樹崆坪磷礦鄭光云班組先后榮獲“荊楚楷?!ぷ蠲缿比恕薄⒑笔 肮と讼蠕h號”和全國“安康杯”競賽活動優勝班組稱號。
【機制創新】黃石市推行“黨員示范崗”“安全履職積分考核”,黨員積分與薪酬晉升掛鉤;??悼h應急局組建“黨員突擊隊”,應急管理干部實施“監管+服務”駐礦制度,長期駐守在一線,幫助企業攻克井下充填、設備升級等難題。
【安全文化】大冶鐵礦建成全國首個“VR+AR”安全文化園,將“填鴨式”培訓變為“沉浸式”體驗,違規作業率下降50%;舜磷公司組織《一份安全家書》礦企文化活動,以身邊親人喚醒安全意識,牢牢樹立安全價值觀。
【思辨之聲】“黨建與安全深度融合,破解了‘兩張皮’難題?!毕尻柺斜?悼h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指出,“當黨員成為‘安全哨兵’,紅色基因便轉化為治理效能?!?/p>
尾礦庫變良田,生態經濟雙豐收
“頭頂庫”變身“聚寶盆”,一泓清水永續北送
在十堰白桑關鎮,昔日的“頭頂庫”鐵礦尾礦庫已覆土成田。村民余茂謙感嘆:“過去下雨心發慌,如今種地養魚奔致富?!?/p>
“尾礦庫面積大,治理好后土層又厚實又平整,種點莊稼正合適。旁邊的水塘里我投放了萬尾魚苗,自己吃,也能賣,平常還有人來釣魚。養魚種莊稼,收入多一筆?!庇嗝t對于尾礦庫治理贊不絕口。
十堰鄖陽區地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2024年對全區35座尾礦庫實施專項治理。從源頭上消除尾礦庫安全隱患和生態環境威脅,同時探索生態修復新措施,推動尾礦庫治理“廢渣土”變“農耕地”,確?!耙汇逅览m北上”,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
【鐵腕治理】湖北持續推進尾礦庫綜合治理,將其作為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之一,全省尾礦庫和“頭頂庫”數量由2018年高峰時的459座、82座,減少至2024年底的70座、15座,分別下降84.7%、81.7%。
湖北構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鏈,將地下礦山、尾礦庫納入領導干部“安全責任清單”,實行五級包保制。將尾礦庫建設安全準入寫入《湖北省安全生產條例》,實行“總量控制、只減不增、省級統籌”,2018年后未批準新建尾礦庫。出臺《湖北省尾礦庫閉庫銷號管理辦法》,以“頭頂庫”、無主庫、長江干(支)流及水源保護地范圍內尾礦庫為重點,大力實施閉庫治理,累計閉庫392座。
【創新路徑】十堰市實施“一庫一策”,探索“生態修復+土地復墾”模式,引入社會資本承包治理后的庫區,發展種養結合產業,實現安全、生態、經濟效益共贏。黃石市借力環保督察與審計整改,推動201座尾礦庫閉庫銷號。
【思辨之聲】“尾礦庫治理不是簡單‘一關了之’,而是生態價值的再創造?!笔呤袘惫芾砭重撠熑苏f,“讓廢渣土變農耕地,既保安全,又富百姓,這才是可持續發展?!?/p>
風險靶向治,立體防線保平安
“一地一策”破困局,“數智防線”守礦安
頂板事故曾占非煤礦山事故的66%,但治理不止于“頭痛醫頭”。針對不同區域地質特點,湖北打出“一地一策”組合拳:鄂東南防水害、鄂西磷礦防巖爆、全域統籌防冒頂,以“一礦一策”靶向攻堅,織密“人防+技防+制防”立體安全網,防范化解非煤礦山重大安全隱患,深入推進各類隱蔽性致災風險排查整治。
去年以來,我省督促53家地下礦山重新采取地面物探、井下物探、鉆探等工程技術措施,補充查明新增采空區480萬立方米、廢棄礦井8個,新增封閉不良鉆孔55個。
我省試點推行《非煤礦山重大事故隱患通俗化清單》,指導企業按圖索驥、自查自改。線上,省本級和13個市州、103個縣市區全部掛牌組建風險隱患管理中心,省級平臺匯聚30多億條數據,14個高風險行業領域安裝升級安全風險監測系統,全省70座尾礦庫和已閉庫“頭頂庫”實時監控數據全部接入,計劃2026年擴展到所有非煤礦山,實現風險隱患分層分級管控、數智化治理。
【科技攻堅】黃石市推廣“數字鉆孔成像技術”,精準探測巖層結構;大冶實訓基地開發“VR冒頂模擬系統”,今年計劃培訓管理人員2000人。湖北龍蟒公司引入智能地壓監測系統,實現頂板風險24小時動態預警。
【監管重拳】全省對14家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不到位的企業停產整頓,叫停3個設計缺陷項目,清退12家違規外包單位。2024年開展專項整治“不停步”,先后開展“百日會戰”和“查險除患、安全迎新”專項整治等4個專項行動,時間從年頭貫穿到年尾,全年共整改問題隱患15431條,其中重大隱患810條。
從“智慧礦山”的科技突圍,到“尾礦庫變良田”的生態蝶變;從“黨建紅”引領“安全綠”,到“立體防線”靶向攻堅——湖北非煤礦山安全治理的探索,不僅是一省一域的實踐,更為礦山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湖北方案”。正如省應急管理廳負責人所言:“安全是發展的底線,更是幸福的基線。湖北將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推動安全治理模式從‘事后應對’向‘事前預防’深度轉型,讓每一座礦山都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引擎’?!?/p>
撰文:劉有清 李偉
供圖:湖北省應急管理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