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阮瓊 通訊員 丁元中 楊家 實習生彭晗穎)住宅小區是居民生活的“最小單元”,也是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鄂城區積極探索‘信托制’小區治理模式,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快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月21日,在鄂州市新聞發布到基層的現場,鄂城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丁國豐介紹鄂城區“信托制”小區治理模式試點工作情況。
探索“信托制”小區治理模式
據了解,鄂城區地處鄂州主城區,有各類居民生活小區637個,其中有物業管理型小區249個,占比39%,其他61%屬于老舊無人管理型小區。
這些無人管理小區大多建成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長期缺乏專業管理,小區自治管理與居民訴求之間的矛盾,是一道長期困擾基層治理工作的難題。
如何有效地重塑業主與物業企業信任關系?鄂城區古樓街道探索“信托制”小區治理模式,通過創新制度設計將物業費轉化為信托財產,以法律契約重構業主與企業的信任紐帶。
該模式設立資金專用賬戶,業主交納費用作為信托財產獨立存管,所有權歸屬全體業主,企業嚴格按約定使用,并定期公開收支明細、引入第三方審計,確保資金透明安全;同時建立績效激勵機制,企業報酬由基礎服務費與浮動獎勵構成,獎勵比例直接掛鉤業主滿意度,倒逼服務質量提升。
在權責劃分上,物業服務企業作為受托人需履行信義義務,業主通過業主大會行使監督權,并設立獨立信托監察人全程跟蹤服務履約,爭議問題優先協商化解,大幅降低糾紛成本。
此外,信托財產的破產隔離屬性保障了資金安全,即使企業面臨經營風險,小區服務仍可持續運轉;若企業違約,業主可依約便捷更換受托人,無需復雜訴訟程序。
力爭65個小區導入“信托制”
“鄂城區古樓街道在全市探索‘信托制’小區治理模式,構建公開透明、開放參與、信義為本的新型小區治理體系,取得了顯著成效?!倍S透露,2024年已完成21個試點小區的導入運行,2025年計劃力爭完成65個小區的導入實施。
針對無物業管理小區,古樓街道探索實行“信托制”自管+清單式物業服務模式,在不改變原有收費的情況下,為小區保安保潔購買雇主責任險,同時,對接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以業主委員會的名義開設“雙密碼”公開賬戶,業主們可通過“信托制”物業APP和小區公示欄,隨時查閱小區收支情況,解決了老舊小區資金不透明和用工風險等問題。
對于零散小區管理成本高、物業公司不愿入駐的情況,古樓街道探索實行連片管理,將多個零散小區整合為一個較大的管理區域,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物業公司的入駐意愿。同時,引入專業的物業公司提供規范化服務,既節約了物業公司用工成本,也為業主提供了更加經濟實惠的物業服務。
部分有物業管理的小區,由于物業、業委會、業主之間不信任,導致小區存在物管問題,古樓街道探索引導原有的物業公司轉型為“信托制”物業服務,與業主委員會重新簽訂“信托制”物業服務合同,以業主委員會的名義開設“雙密碼”公開賬戶,實現了小區公共收益資金安全、公開透明、三方主體重建信任關系。
鄂州市物業協會會長吳勁松表示,也正是因為“信托制”的資金管理使用基本邏輯是“以收定支且陽光透明”,只要比較準確地評估小區的實際交費率,并實事求是地根據該交費率做好當年各項日常服務開支,就不會出現資金不足或所謂收不抵支的情況,從而確保物業服務保質保量地持續下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