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0日電(鐘新軍)據共同社3月16日報道,日本計劃今年在九州地區部署遠程反艦導彈。2天后,美國“防務新聞”網站稱,美軍準備在太平洋地區部署第2套“堤豐”中程導彈系統。
據悉,日方將部署自產的12式陸基反艦導彈,射程約1000公里,號稱“具備反擊他國導彈基地的能力”。
日本四面環海、遠離大陸,12式導彈夠得著的外國軍事基地,只有西、北兩個方向。日方的目標指向與深層動機,可謂不言自明。
至于“堤豐”,想必大家也不陌生。
作為美國陸軍“遠程精確火力計劃”的一部分,“堤豐”2023年正式列裝,2024年4月美方打著“演習”旗號,將首套該系統部署到菲律賓北部。
“堤豐”以導彈連為基本作戰單元,裝備多臺發射車、指揮控制車和后勤保障車輛。
其中,發射車搭載4單元MK41垂發系統,可發射“標準-6”導彈和“戰斧”巡航導彈,打擊500至2000公里范圍內的海陸空目標。
除了射程較遠,“堤豐”系統的高機動性也值得關注。
五角大樓此前通報,2024年4月11日,美軍C-17運輸機從本土出發,歷時超15小時,飛行約1.3萬公里,將一臺“堤豐”發射車運至菲律賓。
這意味著一旦有需要,美方就能短時間內增調更多中導系統,部署和覆蓋更廣闊的區域。
“堤豐”發射車所用的8×8戰術重卡底盤,也具備較強陸上機動能力。其最大公路行程近500公里,可在面積超10萬平方公里的呂宋島上快速轉移陣地,提升隱蔽性和生存幾率。
顯然,相比12式反艦導彈,“堤豐”對所在地區的現實威脅更大。
美國《新聞周刊》繪圖顯示,部署在菲北部的“堤豐”系統,火力打擊圈不僅覆蓋中國東南地區和南海島礁,還將越南、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大片領土囊括在內。
有分析稱,40多年來,作為全球社會經濟發展最快、和平局面最持久的區域,東亞的繁榮穩定來之不易。
美日卻逆勢而動,把導彈架在別國門口耀武揚威,給該地區的未來前景投下巨大陰影。
由于敵對意圖太過露骨,美在菲部署中導以來,不斷遭到各方強烈抗議。2024年11月27日,俄外交部就警告美勿在日部署中導,否則將采取報復措施。
而實際上,美方也心虛。
據《星條旗報》3月11日報道,在距東亞大陸3000公里的“第二島鏈”,美軍正加緊整修二戰遺留下的多座廢舊機場,原因是美方預計發生沖突時,“第一島鏈”現有基地會被對手迅速摧毀。
“堤豐”系英文“Typhon”一詞的音譯,原指古希臘神話中禍害人間,后被雷霆之力擊敗的蛇頭怪。而以美日行徑觀之,取此名稱真是絕妙的諷刺。(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