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鄂東新聞 > 咸寧新聞 > 咸寧資訊

        通城縣寺背村村民吳海返鄉創業,讓百畝荒山種滿“黃金葉”

        發布時間:2025年03月19日14:37 來源: 荊楚網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黃錚 通訊員 劉建平 易玲)3月18日,氣溫回升,春茶進入采摘期,通城縣四莊鄉寺背村臥龍溝生態有機茶業專業合作社的茶農們,正搶采春茶供應市場。

        微信圖片_20250318213519.jpg.jpg

        四莊鄉寺背村臥龍溝茶農采茶忙。通訊員 劉建平 攝

        而七年前的臥龍溝還是一片荒涼,百畝荒山如何在短短幾年間發生變化?村民吳海的返鄉創業,讓這個山溝溝里的鄉村實現華麗轉身。

        返鄉創業,荒山種出黃金葉

        1963年,吳海出生在四莊鄉寺背村一個農民家庭里,由于家庭貧窮,很早就綴學謀生。

        80年代初,通城茶業風生水起,吳海跟著自己的表哥外出跑茶葉銷售。憑著誠信和執著,1990年,吳海在北京和10家單位簽訂了茶葉供銷協議,在首都茶葉市場闖出了一片新天地,并在北京海淀區車道溝開起了茶莊。

        “光靠銷售大眾化的茶葉不是長久之計,親身種茶制茶才能施展自己的拳腳,劈出新天地?!苯涍^再三考慮,吳海決定回鄉創辦自己的茶葉品牌。

        2017年底,吳海帶著茶葉銷售的經驗、市場信息和資金回到家鄉,在寺背村流轉近百畝荒山,投入資金300余萬元,開始種植安吉白茶、龍井長葉等高端茶葉。

        微信圖片_20250318213524.jpg

        吳海在檢查今年的新茶。通訊員 劉建平 攝

        回憶起創業初的艱辛,吳海仍然心有余悸。茶苗下地后,他夜里打著手電筒,查看茶園里有無蟲害,請人工適時施肥、鋤草和中耕。后來他還嘗試在茶園里植樹、養鵝、養雞,安裝太陽能殺蟲燈,解決了蟲害草荒問題。

        2020年,茶葉種出來了,吳?;耸嗳f買來各類制茶設備,還找了通城縣有名的制茶能手拜師學藝,特產局專業人員也經常上門進行技術術指導。慢慢地,他的茶葉越做越好。

        自創品牌,“水公主”市場起舞

        2020年,合作社成功注冊“水公主”商標,標志著合作社正式走上品牌化發展道路。

        臥龍溝生態有機茶業專業合作社的成功,在于其對質量的堅持。吳海始終堅持以生態有機為理念,致力于種植高品質的生態有機茶葉,如今已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提起自創品牌“水公主”的來歷,沒讀過多少書的吳海,指著水杯中泡開的茶葉略帶詩意地說:“你看,茶葉在溫水中舒展翻騰,不正像一個柔情似水的‘水公主’嗎?”

        微信圖片_20250318213528.jpg.jpg

        組織茶農搶采早春茶供應市場。通訊員 劉建平 攝

        據介紹,“水公主”牌明前茶富含硒、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以及硒的含量高,是常規茶葉的兩倍以上。

        好酒不怕巷子深,好茶制出來自然也不愁銷路。今年茶葉進入豐產期,加之他在外多年的銷售經驗,目前訂單滿滿。茶葉大多銷到北京、上海、武漢、西安、山西太原等地,供不應求。

        聯農帶農,致富路上茶滿香

        吳海在自己發展的同時,不忘帶動脫貧戶就業增收。種植茶葉從整地、造林、撫育管理到茶葉采摘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主要來自當地脫貧戶,茶園提供的工作崗位每月工資可達3000元。

        每年茶葉采摘繁忙時,合作社吸收了不少村民前來茶園采摘,采摘效率高的,一天可以賺到近300元錢,低的最少也可賺到百多元。

        此外,通過采取“合作社+農戶+土地”的模式,吳海還指導農戶種出優質茶葉,再由合作社進行統一回收加工,最后通過線上線下銷往全國各地,從而帶動周邊農戶種茶致富,共享茶葉致富路。

        微信圖片_20250318213531.jpg.jpg

        春茶進入采摘期,茶農上山采茶忙。通訊員 劉建平 攝

        從2019年開始,在他的幫助和帶動下,20戶貧困戶摘帽,每年聯農帶農,支付農民各項工資近百萬元,助力鄉村振興。

        實干出精品,行穩路更長。年過六旬的吳海目光堅定:“下一步就是把茶園管理好,把品質搞好,贏得更多客戶,抱團發展,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責任編輯:呂鑒蕾】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