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國際

        特朗普為何掉頭炒作“數字黃金”?

        發布時間:2025年03月14日14:08 來源: 央視網

        2025年1月,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布,將發行一款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加密貨幣—特朗普幣。有光環加持,它的市值一夜飆升600%。

        2025年3月7日,重新執政還不到50天的特朗普又簽署行政命令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在命令中,他將比特幣稱為“數字黃金”。同日,白宮舉辦加密峰會,特朗普稱,要讓美國成為“全球比特幣超級大國和世界加密貨幣的中心”。

        但就在此時,人們發現,在特朗普就職后,“特朗普幣”的價格卻迅速下滑,三周內就讓超過81.3萬個加密錢包損失了20億美元。實際上,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他就曾嚴厲抨擊過加密貨幣,甚至將其評價為“災難”。

        但特朗普對于加密貨幣態度的變化中,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執著于美國的貨幣霸權地位。

        究竟什么是加密貨幣?又是什么讓特朗普從它的批判者變成了鼓吹者?加密貨幣之于捍衛美國貨幣霸權,又是否真能如美國所愿?

        美國成“加密貨幣”“異類”

        加密貨幣,從種類上看,到2024年1月,已經達到了上萬種。

        雖然品種繁雜,但是品類集中度較高,比特幣的份額高達50.6%,之后依次是以太幣(15.8%)、幣安幣(2.6%)、 SOL幣(2.4%)、瑞波幣(1.7%)以及艾達幣(1%),其余的加密貨幣的市值占比則都在 1%以下。

        作為數字貨幣的一種,由于加密貨幣鼓吹“去中心化”,號稱要突破現有監管體系,絕大多數國家的央行都對此疑竇叢生,更讓美國今天對“加密貨幣”的重視,顯得十分特別。

        與傳統貨幣相比,加密貨幣存在著諸多問題,讓它看起來很不像是貨幣,各國央行的顧慮也主要集中在這些方面:

        幣值波動性大。“去中心化”導致了缺乏穩定的價值支撐,幣值波動幅度比股票等成熟金融資產大得多。例如,在2022年5月的一周內,在通脹引發的市場焦慮中,比特幣和以太幣曾在一周內下跌了20%以上。

        同樣,當2024年11月,轉變態度、放言要推動加密貨幣發展的特朗普當選后,比特幣的單價逼近10萬美元,那年初,比特幣的單價尚不足4.5萬美元。

        比特幣近年走勢圖

        數據來源: Refinitiv

        對此,又有人試圖開發一種能夠與實體貨幣或商品掛鉤的加密貨幣,即“穩定幣”,并在后期通過算法控制其供應量,達到幣值穩定的“雙保險”。但從市場操作來看,穩定幣的幣值也沒有那么穩。

        近年來多款穩定幣都遭遇過急跌,當日跌幅甚至可以突破90%,時任美國財長耶倫為此多次呼吁加強對穩定幣的監管,認為穩定幣“是一個快速增長的產品,存在著金融風險”。

        合規性漏洞。“去中心化”還導致了線上違規概率的激增,包括但不限于監管套利、用戶審核漏洞、偷稅漏稅、資金不法用途(尤其是洗錢、販毒和恐襲)、數據隱私竊取、違規跨境操作、投資者權益侵害等。

        尤其是黑客入侵襲擾的可能性顯著增加,2025年2月下旬,作為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Bybit交易所遭到黑客攻擊,一名黑客竊取了超過14億美元的以太幣。通過中間錢包、加密貨幣兌換、跨鏈橋等線上交易機制,黑客迅速完成偷竊資產的洗白,最終在10天內全部洗清。

        流動性難題。有一種觀點認為加密貨幣自給自足,不可能產生流動性危機,事實上,但凡投資者信心不足,就會選擇集中拋盤或提現,必然導致流動性問題。2022年11月,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就因陷入流動性危機倒閉,其創始人被判處 25 年監禁。

        此外,政府持有加密貨幣也會造成流動性兩難??的螤柎髮W的貿易政策教授Eswar Prasad就曾解讀,如果貿然儲備大量的加密貨幣,不僅將占用美國的財政,還要有能力去控制資產價格。一旦政府試圖通過出售其數字資產來削減債務時,則會導致資產價值下跌。且幣值波動性大的特點還將放大下行的杠桿效應。

        也正是因為這些問題,雖然名中帶“幣”,但各國對加密貨幣的界定,普遍傾向于是資產而非貨幣,監管也聚焦其價格穩定性、投資者權益的保護、非法活動的打擊以及稅收問題。

        美國的掉頭轉向

        特朗普一開始是極度看空加密貨幣的。

        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他就曾抨擊加密貨幣的幣值不穩定,如同“稀薄的空氣”,還指出不受監管的加密資產可能會助長包括毒品交易在內的非法行為,因此發行者必須和銀行一樣受到“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銀行法規監管。

        直到2021 年 8 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特朗普還在表示,加密貨幣可能是一場“等待發生的災難”,“它們可能是假的,誰知道它們是什么。”

        轉折點出現在2022年,正在醞釀二次參選的特朗普,采用了一種新潮的造勢方式—發行NFT產品(非同質化代幣)。

        NFT同樣是在區塊鏈上記錄和發布,同樣是一種具有去中心化、唯一性、不可篡改等特點的可信數字權益憑證。但與比特幣所不同的是,后者是同質化的加密貨幣,拆分之后還有價值。而每個NFT都是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獨一無二的,這種特性也就被稱為“非同質化”。

        而特朗普的NFT,就是一系列以他為原型的卡通形象,短短一天內,4.5萬件NFT產品銷售一空。一次看似戲謔的行動,在給特朗普帶來了400萬美元進賬的同時,也讓他看到了自己社會熱度猶存,某種程度上說,強化了他的參選信心。

        由此一發不可收拾,特朗普在未來2年又發行了多輪NFT,完整地覆蓋了他整個大選周期。

        而且配套營銷也日益豐富,在競選白熱化的2024年,凡是大額購買特朗普發行的NFT產品的人士,甚至有機會前往海湖莊園與他共進晚餐。

        “發幣”帶來的甜頭遠不止是“發幣”本身,更重要的是,能夠與手握重金、正在尋找政治代理人的“幣圈大佬”雙向奔赴。

        僅僅一個由幣圈組成的名為 Trump 47 的政治行動委員會,在4個月內就為特朗普籌集了 750 萬美元的加密貨幣捐款。到2024年大選的沖刺階段,特朗普一反2016年參選時以小額捐贈為主的籌款結構,“大款打錢”成了主流。在共和黨籌款歷來不如民主黨的情況下,特朗普的三季度大額籌款超出了哈里斯50多個百分點。據統計,加密貨幣的支持者們,所組成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在本次大選期間投入經費近2.5億美元 。

        此時的特朗普,悄然修改了政見,承諾將結束之前歷任政府對加密貨幣的執法行動,放松監管,確保美國成為地球上的“加密貨幣之都”和“世界比特幣的超級大國”。特朗普還趁勢吹噓自己“隨時準備擁抱新技術”。

        到2025年1月,正在候任的特朗普,連同妻子和幼子又發行了三款個人形象的“迷因幣”。

        “迷因幣”得名于上世紀70年代研究大眾傳播心理的“迷因效應”,個人形象、表情包乃至互聯網段子都有可能成為“迷因”,即傳播、復制和崇拜的元素,在這里就成為了加密貨幣的符號。譬如馬斯克推動的“狗狗幣”也是一種迷因幣,甚至因為縮寫都是DOGE,其符號形象還被化用成為了如今“政府效率部”的標志。

        特朗普還成立了一個名為“世界自由金融”的平臺,開展加密資產交易,特朗普親任“首席加密倡導者”。僅12月上半月,就購入了近4500萬美元各類加密貨幣,其中2/3為以太幣。

        這個交易平臺的公示高管中,排名前四位分別是特朗普和他的三個兒子,至今仍是如此。

        美國貨幣霸權能否延續?

        從特朗普簽署的行政令中,我們可以一窺他的思路和目標:比特幣的總數有限,不存在超發問題,將其引進作為戰略儲備,也是為美國的貨幣霸權尋找新形式的探索。

        特朗普政府本屆任期并不輕松,已有多家專業機構示警:美國正在步入滯脹,貿易戰和制造業空心化還可能加劇這一進程。

        傳統的美元霸權在此期間會受到非常大的沖擊,浪卷潮涌,急需引入新的變量。

        為此,美國還可以發揮自己的金融霸權地位,引領他國跟風,夯實對加密貨幣的認同。就在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的同期,挪威主權基金、新加坡GIC等都已開始評估比特幣的配置方案,也推動比特幣單價繼續突破。

        總之,特朗普正在試圖重塑美國貨幣體系。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加密資產儲備可能成為新的貨幣變量。

        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安排,也可窺見美國為給自己貨幣霸權尋找新款“定海神針”的心,究竟有多著急。

        但是,這恰恰加劇了加密貨幣邏輯上的悖論,本來它的敘事都建立在“去中心化”上,如今作為新的貨幣形式,加密貨幣都有了自己的“中心任務”。

        歐洲知名券商XTB 研究總監凱瑟琳·布魯克斯就認為這事情非常具有諷刺意味,“旨在不受政府干預和去中心化的貨幣,現在卻要依賴美國政府”。去中心化,卻已經有了中心的話題來支撐自己的價值。

        其實,“去中心化”的悖論早已存在于加密貨幣的每一個環節:有錢有實力的人就可以輕易組織大量“礦機”來“挖礦”;幣圈“大佬”可以輕易包裝出形形色色的“迷因幣”制造價格波段、牟取暴利;美國去年的總統和國會選舉,更是被少數人的巨額財富渲染得更加金碧輝煌……一個個身處行業中心的人物不斷設置著自己想要的“中心議題”,讓自己的地位更為“中心”。

        加密貨幣的幣值也自然隨著這些“中心”起舞。

        由于特朗普的當選以及承諾,加密貨幣多番暴漲。又因為特朗普未能兌現以財政資金購買比特幣的預期,幣值又會迅速回落。最為諷刺的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近來也數次造成了加密貨幣的幣值下跌,直到他宣布暫緩關稅加征,才又有所回升。

        這個過程中,特朗普的發幣生意還在繼續,本月初有爆料稱,他在“特朗普幣”的發行中,至少獲利了3.5億美元。但是有一半的加密貨幣已經在一開始的瘋漲中被悄悄拋售,投資人就這樣被“割了韭菜”。

        美國《財富》雜志如此評價:“特朗普加密貨幣的創造者每賺取1美元的交易費用,投資者就會損失 20 美元?!?/p>

        真正的貨幣,不管有多少新潮“概念”傍身,不管在虛擬的網絡空間號稱開啟了怎樣的“革命”,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中來。

        是國力決定了大家的認同,而不是強推認同,就能塑造力量。從這點上來說,加密貨幣自有其不可承受之重。

        【責任編輯:王會】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