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湖北通山從“火窩子”變成防火“模范生”

        發布時間:2025年03月12日12:09 來源: 咸寧應急管理

        “以前火警電話一響,心就提到了嗓子眼,現在我們底氣足了?!苯?,湖北通山縣燕廈鄉理畈村護林員鄧福平站在山坡上對記者說,語氣里透著自豪。

        通山縣是湖北省重點林區縣,2680平方公里土地上山高林密,轄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2個鄉鎮、13個國有林場,曾是鄂南森林重點火險區,火災頻發讓它背上“火窩子”惡名。如今,本輪重點防火期未發一處火情,通山搖身一變,成為各地學習的“模范生”。從體制機制到技術手段,從“夯基礎、促創新、壓責任”的立體防線,通山趟出一條森林防滅火新路。

        從裝備到演練筑牢防線

        “全災種、大應急,裝備得硬,隊伍得強!”通山縣綜合應急救援大隊隊長阮云彬站在隊伍前喊,40名隊員整齊列隊??h財政撥款200萬元,組建這支半軍事化隊伍,公安部門另建50人支援隊,應急力量翻倍。

        同時,配置了更硬核的裝備。1臺火場偵察無人機盤旋偵查,4臺重載滅火無人機精準投彈,上級支持下,各鄉鎮配齊巡航無人機、消防救援車、森林消防摩托車。

        懸崖火、樹冠火不再束手無策,阮云彬說:“無人機飛上去,火情一覽無余,滅火效率高多了?!?/p>

        基礎建設方面,通山縣用項目資金新建609公里生物防火林帶、654公里生土隔離帶、237公里防火道,2660平方米物資儲備庫堆滿裝備。演練場上,14場防滅火演練覆蓋鄉鎮村,火警接報、早期處置、隊伍集結、撲救撤離全流程走一遍。

        湖北咸寧九宮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李家鋪護林員李??钢门芡暌蝗?,喘著氣說:“演練從接電話到滅火都實打實,薄弱環節全找到,處置穩了。”

        通山以隊伍、裝備、演練、建設夯實基礎,應急能力從“零散”變“體系”。

        巡查監測掐滅火源

        通山縣應急管理局指揮監控中心,50多個新建攝像頭畫面在屏幕上切換,值班員小李緊盯林海:“這平臺全覆蓋,火情跑不了?!?/p>

        近年來,通山縣堅持共享和新建相結合,對遍布全縣的國有林場(區),建立全面覆蓋監測平臺。對無存量攝像頭覆蓋的森林防火區域,依托通信部門現有的站址資源進行補盲新建50多個,不僅做到了全縣森林防火監測全覆蓋,監控平臺還可根據火情發生地點的路徑、火場的地形地貌、火情發展情況發布信息,為后續撲救方案提供數據支撐。

        截止目前,通過森林防火監測系統發現并處置火情火警136處,均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巡查力度不松懈。全縣3060名生態護林員按網格劃分,防火督辦隨機抽查,缺崗者罰款,外出務工的624人被解聘。每村選聘護林員隊長,8000元年薪,熟悉山情民情的“能人”帶隊巡查。

        在全縣大力推廣燕廈鄉做法,面對“熟人管熟人”監督難題,指派護林員隊長專職帶隊,開展鄰村交叉巡查,提升野外火源巡查質效。宣傳車穿梭城郊,40臺公交車身標語醒目,《湖北省森林防火條例》循環播放。法院巡回審判搬到村口,九宮山鎮群眾圍觀:“防火得守法。”通山以創新巡查和宣傳,火源管控更精準。

        制度獎懲守底線

        “山有人管,林有人巡,責任不壓實,防火就是空話?!蓖ㄉ娇h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章斌說。

        為確保山有人管、林有人巡,通山建起市縣鄉村四級林長加護林員的五級網格化管理體系,落實各級林長200多人,護林員3060名。高火險期日調度會議通報問題,批評火警鄉鎮,表揚亮點。高規格會議、縣長督辦、縣領導包保、防火督查四項機制常態化運行。

        “群眾舉報,火源少一半?!焙楦坻傎Z家源村護林員賈祖平說。為充分調動森林防滅火工作積極性,以獎懲促改進、以獎懲強管理,通山縣政府印發《關于通山縣森林防滅火獎懲方案的通知》(通政辦函〔2023〕1號)、縣森防指印發《關于通山縣森林防滅火工作評先方案的通知》(通森防指〔2023〕7號),注重激勵和約束并重,倒逼鄉鎮森林防滅火責任落實。

        為強化社會監督、鼓勵公眾參與森林防火,印發《通山縣違法違規野外用火舉報獎勵制度的通知》,對林緣100米范圍內區域違法違規農事、祭祀、生產等用火行為,以當面、書面、電話等方式舉報,經查實后給予獎勵。

        在高火險期,護林員勸阻野外用火,摸排紅白喜事,指派專人跟蹤,芭茅清除不留死角。全縣森林消防隊全員在崗,保持臨戰狀態,火情萌芽即撲滅。通山縣委書記陳洪豪說:“責任壓實,底線才能守住?!?/p>

        “通山縣森林防滅火經驗和做法有一定的典型意義,值得其他縣(市、區)學習和借鑒;向他山之石借成功之法,提高本地區本單位森林防滅火的水平和能力?!毕虒幨形睍?、市長楊軍對通山縣森林防滅火經驗和做法給予充分肯定。(王禮平 楊利濤)

        【責任編輯:呂鑒蕾】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