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在醫學的星辰大海中,孝感這片熱土正以科技之筆,書寫著守護生命的嶄新篇章。PPET/CT以2毫米精度為腫瘤患者點亮生命曙光,手術機器人用微創技術減輕群眾康復之痛——這些"硬核"技術正讓優質醫療資源普惠于民,用科技溫度托起百姓"健康夢"。
即日起,荊楚網策劃推出《醫院“尖板眼”》系列報道,聚焦無影燈下的科技革命,解碼醫療創新如何筑牢民生健康屏障,敬請關注。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葉修頎 通訊員程黎)近日,孝感市中心醫院婦科主任潘谷英團隊成功實施孝感首例蛇形臂單孔機器人輔助下雙側輸卵管修復整形術,為孝感婦科微創手術發展帶來新突破。
輸卵管堵塞、輸卵管積水等問題如同無情的 “殺手”,嚴重威脅著眾多家庭的生育希望,而輸卵管修復整形術則是攻克這些不孕不育難題的關鍵 “利刃”。然而,傳統手術方式因操作復雜,精細度要求高,醫生多半會選擇多孔腹腔鏡手術,而該手術帶來的創傷較大,讓患者的術后恢復之路漫長而艱辛。
隨著機器人手術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單孔手術機器人的閃亮登場,微創手術迎來了精準性與安全性的雙重飛躍,為無數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之光。
此次手術所采用的蛇形臂單孔機器人具備令人驚嘆的高靈活性、高集成度以及超高清3D成像技術。與傳統多孔腔鏡手術相比,它只需在患者臍部打開一個小小的切口,便能在患者體內大展身手,完成一系列復雜精妙的操作。這不僅極大程度地減輕了手術創傷,還完美滿足了患者對術后美觀的追求,讓患者在恢復健康的同時,無需擔憂身體留下明顯疤痕。
手術過程中,潘谷英沉穩地操控著控制臺,實時向機械臂發出精準指令。在她的指揮下,機械臂猶如靈動的舞者,精準地完成輸卵管的分離、縫合與修復動作。
蛇形臂機器人的柔性關節器械,在高清立體視野的加持下,展現出令人驚嘆的精細操作能力,完成了許多人手難以企及的高難度動作。整個手術過程僅耗時1個多小時,患者術后恢復狀況良好,未出現明顯并發癥,順利踏上康復之路。
這場手術的成功,離不開團隊成員之間的緊密協作,麻醉科、護理團隊以及技術支持人員各司其職,又緊密配合,每一個環節都銜接得恰到好處,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潘谷英表示,隨著機器人手術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其在婦科領域的應用范圍將如蓬勃生長的大樹,不斷拓展延伸。未來,蛇形臂單孔機器人有望在輸卵管復通、卵巢囊腫剝除、子宮切除等精細復雜手術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成為婦科醫生手中的得力“武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