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制:付逸飛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記者楊卓玉、付逸飛 通訊員陳培、段歲霞)“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一曲家喻戶曉的黃梅戲, 講述了孝子董永與七仙女傳奇,傳唱至今。
孝感動天。付逸飛 攝
孝感,是歷史悠久的孝道之城,是全國唯一以孝命名、因孝傳名的地級市,也是著名的“孝文化之鄉”。作為孝感市主城區的孝南,則是“董永賣身葬夫”孝行故事的發源地。
據《搜神記》等所載,董永為西漢山東千乘人,后舉家遷至江夏安陸(今孝感云夢),“父亡,無以葬,乃自賣為奴,以供喪事”。董永“賣身葬父”的故事由此廣為流傳,成為“二十四孝”之一。
董永與七仙女雕像。付逸飛 攝
“孝道最開始源于家庭倫理,規范了家庭成員之間關系,要求尊老愛幼、長幼有序,促使家庭和諧。”湖北當代孝文化研究院院長王平介紹,孝文化最核心的意蘊就是對父母的養和敬,而將其上升到社會層面,就要求每個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而實現社會的和諧。
孝感雕花剪紙。圖源:孝南區文化和旅游局
地以“孝”名,風以“孝”淳,千余年來,孝文化在孝南這方熱土生生不息,以孝文化為主題的民間藝術孝感雕花剪紙、楚劇演藝等民間藝術享譽全國,楚劇《槐蔭記》《百日緣》等保留劇目歌頌董永品德、宣傳董永精神,根據黃梅戲拍成的電影《天仙配》更是把董永故事推向了全國。
近年來,孝南區圍繞加快推進建設中華孝文化名城總體目標,用“民生經濟學”做好“孝文化+”大文章,將“孝”文化傳承化作居民臉上燦爛的“笑”,二者相輔相成、同頻共振,共同守護好廣大居民群眾在中華孝文化名城建設中的幸福底色。
孝南經濟開發區周樓社區幸福食堂。通訊員 供圖
打造“孝廚”品牌幸福食堂,積極創新銀發群體“服務+”模式,建成62個幸福食堂(助餐點),讓老人吃得安心、舒心、放心;實施敬老惠民“項目包”、公共場所適老化改造,落實公立醫療機構便捷的預約掛號通道,對老年人居住環境推進適老化改造,讓老人生活、出行、就醫、居家輕松無憂,幸福感、獲得感穩步增強。
重陽節敬老活動。通訊員 供圖
好媳婦好婆婆評選。通訊員 供圖
在挖掘孝文化時代價值上,孝南區持續開展“十大孝子”“十大孝親敬老小天使”等道德典型評選,以榜樣的力量引領社會風尚,讓孝德精神深入人心;緊扣“重陽節”“敬老月”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系列敬老活動,營造濃厚的尊老、敬老、愛老氛圍。
此外,積極開展“孝愛父母游孝感”敬老惠民活動、湖北最美賞花季--國潮銀發秀暨孝親敬老旅游活動、“知孝、行孝、揚孝”“孝心傳遞”等特色活動,不斷豐富孝文化內涵,夯實孝文化傳承根基,全力講好新時代孝親敬老故事,讓孝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
湖北最美賞花季--國潮銀發秀暨孝親敬老旅游活動。李好 攝
今后,孝南區將精心打造孝文化品牌, 推動孝文化全方位、深層次 傳承發展。以孝感動天文化中心為基地,面向全國開展孝文化培訓,擴大孝文化影響力;發揮湖北省實驗楚劇團優勢,聯合省地方戲劇研究學院打造楚劇大戲,培訓演員、提升 楚劇藝術 質量, 通過創新劇情編排、舞臺呈現形式,讓楚劇成為傳播孝文化的閃亮名片 。以孝文化為核心扶持文化企業,推動雕花剪紙與孝文化融合, 設計開發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系列文創產品,讓孝文化憑借文創產品的廣泛傳播,實現“破圈”傳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