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柳鋼 汪靜)春節將至,天寒情暖。1月15日,20多名在宜就業的西藏及西陵區青年走進央企、國之重器、社區“民族團結之家”等地參觀交流,感受宜昌的文化之魂、城市之美、發展之勢,深化鄂藏青年之間的情誼,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走進標桿企業:“在企業看到很多新技術”
在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六建設有限公司展覽館,大家認真了解公司的發展戰略、項目推進、人才引進、企業文化、海內外市場拓展等方面的情況。在湖北景深科技有限公司,大家饒有興致地參觀了公司的熱反應分析室、理化實驗室和檔案室等,聆聽公司負責人介紹的發展歷程、技術支撐和行業前景等情況。
“我很高興參加這次活動,在企業看到很多新技術,耳目一新,回去后我要好好學習和工作,用青春建設我們美麗的家鄉”,看到企業滿滿的榮譽墻和光輝的發展史,來自西藏山南的索朗央吉高興地表示。
近年來,西陵區以十六化建、湖北景深等為代表的企業,深入踐行長江大保護理念,持續走專業化、數字化、國際化之路,在環保檢測、新型化工等領域勇于探索,并取得驕人成績,持續成長為本行業、本地區的領軍企業,贏得了市場青睞。
打卡“國之重器”:“以前只在書本上看到過,萬里長江第一壩太棒了”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我國萬里長江第一壩,被喻為三峽大壩的“試驗田”。葛洲壩從設想、申請、批準、實施再到如今穩定運營,不斷創造新的歷史。
在葛洲壩展覽館,一張張照片、一件件文物、一幀幀畫面都是歷史的見證者,成為中國水電發展史上永不磨滅的豐碑,大家都被深深地震撼了。隨后,大家登上葛洲壩船閘,現場體驗“水漲船高”的樂趣,聆聽講解員關于船閘防洪、發電、航運、補水、調節生態平衡等諸多功能,共同見證科技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麗篇章,深切感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奮勇爭先的探索精神和磅礴偉力。
“我以前只在書本上看到過,沒想到今天實地參觀很震撼,萬里長江第一壩太棒了!”來自西藏山南市貢嘎縣的強久措姆難言內心的激動,與小伙伴互相拍照留念。
共跳“鍋莊舞”:“在社區民族團結之家,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宜昌的美麗和熱情”
在云集街道夷陵路社區“民族團結之家”,華燈初上,這里已成了歡樂的海洋,一場鄂藏青年之間的民族文化藝術交流在此拉開了序幕。
市級非遺傳承人王小玲詳細介紹了土家族南曲的發展歷史,現場展示三弦和云板的使用,并與另外兩位老師一同演奏《美哉大宜昌》。鄂藏青年們聽得如癡如醉,也小聲跟著學唱。
“鍋莊舞具有悠久的歷史,是藏族人們熱情地表達方式,男女圍成圓圈,自右向左,邊歌邊舞......”,聽完南曲演奏,藏族青年索朗云旦忍不住當起大家的小老師。隨著音樂的響起,現場的各民族同胞都自發圍成一圈,手牽著手,有模有樣地學起鍋莊舞,現場氛圍活潑熱鬧,歡聲笑語不斷。
“參加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宜昌的美麗和熱情,開闊了我的眼界,回去后我要為鄂藏友誼架橋梁,”來自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的朗杰旺姆笑著說。
西陵區“就業援藏”:“一次宜昌行、一生宜昌情”
此次“鄂藏情 宜昌行”西藏在宜就業青年看宜昌活動,由宜昌市民宗委、西陵區民宗局、云集街道、夷陵路社區、湖北云檔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展,主題突出、形式豐富、效果顯著,通過參觀打卡、現場感受、沉浸式體驗,在鄂藏青年心中留下了深深印象。
“一次宜昌行、一生宜昌情。就業援藏沒有終點,我們要以此為契機,讓各民族同胞在宜昌留下來、融得進、過得好?!币瞬泻臀髁陞^民宗部門負責人均表示,也給各民族同胞增添了更多信心,民族團結之花將在宜昌越開越艷、絢麗出彩。
近年來,西陵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援藏工作的決策部署,依托主城區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先后組織開展教育援藏“三項計劃”、藏區干部到西陵區掛職、基層社會治理經驗交流等系列活動,幫助17名來自西藏山南市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西陵;支持葛洲壩實驗小學與西藏山南市加查小學“手拉手”,線上同上一堂課,線下打卡“三峽大壩”、參觀葛洲壩實驗小學校園,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