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鄂東新聞

        赤壁市黃蓋湖濕地越冬候鳥已超4萬只

        發布時間:2024年12月16日08:25 來源: 荊楚網

        (視頻來源:赤壁市融媒體中心)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馬春霞 呂蓉 李也)12月14日傍晚,落日西下,在赤壁市黃蓋湖濕地,白鶴、黑鸛、小天鵝等成群結隊的候鳥正在這里覓食嬉戲。在落日余暉下,它們或在水中停歇覓食,或在空中展翅飛翔,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生態畫卷。

        mmexport1677814946026.jpg

        從密布的“漁網”到翱翔的“翅膀”,7年持續保護,目前,經過黃蓋湖濕地越冬候鳥已超4萬只,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黑鸛,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小天鵝、鴻雁、灰鶴、白琵鷺等。

        其中,全球極危物種、中國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鶴,在東港湖濕地越冬最高記錄達到82只,而全球現存數量僅5000余只。

        IMG_0181[00_00_06][20241209-094843].jpg

        站在監控平臺前,赤壁市陸水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洪波正通過監視器觀察候鳥的情況?!斑@才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最美景象?!彼锌?。

        這句話背后,是一群人共同守護濕地與候鳥的故事——7年時光,他們見證了無數鳥群的歸來,也見證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之路。

        黃蓋湖,位于湘鄂兩省交界處,北接長江,西鄰洪湖,為湘鄂兩省共有天然湖泊。曾因圍墾、泥沙淤積、污染、過度捕撈和采集、非法狩獵、水利工程和引排水影響、外來物種入侵等因素,使黃蓋湖濕地瀕臨功能喪失。

        video_20241128105526[00_00_01][20241206-104931].jpg

        面積4千余畝的黃蓋湖子湖東港湖,原為赤壁市余家橋鄉重點水產種植養殖基地,主要為藕田和精養魚塘。

        “整個湖區,當時有一千多部捕魚網具,一千多個養魚網箱,船都行駛不了?!庇嗉覙蜞l黨委委員、副鄉長王偉紅回憶。

        “哪里有鳥?看到的都是密密麻麻的一張張漁網。”洪波2010年開始從事濕地工作,每年都到黃蓋湖濕地來找鳥。當時,這個地處長江中下游中國候鳥遷徙路線東部路線的重要濕地,幾乎看不到候鳥的蹤跡。

        轉機在2017年,赤壁市在黃蓋湖全面實施生態保護措施,啟動東港湖退垸還湖和禁捕退捕工作。

        805_5329_01[00_00_06][20241206-100431].jpg

        余家橋鄉作為禁捕工作的重要區域,鄉政府組織成立專班深入湖區摸底排查,全面清理網箱網具,拆解漁船,完成了400余艘漁船的退捕拆解任務,徹底還湖于自然。

        與此同時,鄉政府還著力保障退捕漁民的生計,通過政策幫扶和技能培訓,為漁民提供就業創業支持,并選拔部分退捕漁民組建護漁隊,協助開展日常巡查和執法,鞏固禁捕成果。

        禁捕退捕工作的落實,為湖區生態修復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人為干預的減少,湖區水生植物逐步恢復,形成了豐富的生態環境,不僅滋養了魚蝦等水生動物,也為候鳥遷徙和越冬創造了理想條件。

        1.jpg

        “2018年就在東港湖監測發現白鶴,這是赤壁市第一次野外發現白鶴并影像記錄,為研究白鶴等珍稀濕地水禽遷徙規律和濕地生態環境變化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目標?!焙椴ㄕf,“2018年發現2只白鶴,2019年就有3只了,但是它們不是在這里越冬,只是路過?!?br>

        最大的變化出現在2020年,年初東港湖退垸還湖和禁捕退捕工作全面完成。這年冬天,東港湖監測到了76只白鶴來此越冬,以后每年的數量在70只左右。2023年監測到了82只白鶴。

        “非常了不起了,白鶴全球只有5000來只?,F在它們每年大概11月份來,來年3月底返回,度過整個冬天,不再是路過。”洪波欣喜地說。

        mmexport1697530253590.jpg

        為確保候鳥安全越冬,赤壁市在濕地公園安裝了濕地生態監測系統,為濕地保護提供連續、實時的水質、氣象、空氣質量、土壤監測數據,系統分析出濕地生態環境的演變,為保護管理提供支撐。

        如今的東港湖已成為湖北省以白鶴為代表的濕地水鳥越冬和停歇的重要棲息地。越來越多的力量也加入了進來,守護這份人與自然的和諧美景。

        赤壁法檢“兩院”在濕地設立了生態環境保護法治教育基地,通過司法與執法聯動,為生態保護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DJI_0200.jpg

        余家橋鄉組建專業護漁隊,負責日常巡查和監控。曾在黃蓋湖捕了30多年魚的方長青,如今上岸成為護漁員?!皬拿懿紳O網到如今鳥兒滿湖飛,生態的變化讓我明白自然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彼f。

        “現在基本上看不到垃圾了,濕地干干凈凈的?!敝驹刚咧煨闾m欣慰道。作為赤壁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濕地保護志愿小分隊的一員,2020年以來,她和隊員堅持每月三次來到東港湖巡湖清理。4年的堅持與努力,讓湖區環境煥然一新,也讓更多人意識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隨著越來越多社會力量的加入,黃蓋湖濕地的生態修復愈發完善,成為全球珍稀物種白鶴的重要越冬地,也讓更多候鳥有了一個安全的“冬日家園”。

        【責任編輯:王焱堯】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