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省直資訊

        黃土坡蝶變:綠色家園綻放長江之濱|共繪長江綠色畫卷②

        發布時間:2024年10月16日13:16 來源: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葉輝 謝圣國 通訊員 張詩康 徐銳 郝麗)在長江之畔,巴東黃土坡,一場關于家園與自然的和諧交響曲正在上演。這里,曾是滑坡陰影下的居民區,如今卻蛻變為一個充滿活力與魅力的地質文化村,書寫著綠色轉型的新篇章。

        10月14日,踏著秋日的暖陽,“共繪長江綠色畫卷——湖北三峽后續工作成效媒體行”采訪團走進巴東縣信陵鎮,實地探訪黃土坡滑坡整體避險搬遷工程的成果。

        曾經在滑坡威脅下的居民區,一座體育公園拔地而起,綠樹成蔭,足球場、籃球場、休閑步道等設施一應俱全。市民們在這片綠意盎然中運動健身,享受悠閑時光。老城記憶復原區則靜靜地訴說著巴東的往日故事,讓人在現代與傳統的交融中,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傳承。

        黃土坡滑坡位于長江干流右岸,曾是三峽庫區最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麦w面積達135萬平方米,涉及人口近2萬人,嚴重威脅長江航道安全和居民生命財產安全。2001年,黃土坡滑坡被納入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實施塌岸防護工程,工程總投資1.3億元,有效控制了滑坡變形。

        2009年,巴東縣委、縣政府啟動黃土坡整體避險搬遷工程,將受威脅居民搬遷至安全的新區。搬遷新區位于縣城江北官渡口鎮神農溪小區,規劃用地67.1公頃,分為五個安置小區。目前共搬遷安置2181戶6974名移民,已建成安置房2658套33萬m2,修建城市道路13條18.1公里,累計完成投資10.8億元。配套設施完善,商業、環衛、社區、學校、醫院、車站等公益設施齊全,居民安居樂業,幸福指數逐步攀升。

        2019年巴東縣積極開展黃土坡滑坡生態修復工作。通過植樹造林、修建景觀設施等措施,將昔日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變成了集科普、觀光、休閑為一體的地質文化村。2023年,黃土坡地質文化村被中國地質學會評定為全國第二批三星級地質文化村,成為巴東新的旅游名片。

        項目不僅保障了居民生命財產安全,也帶來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巴東縣水利局副局長佘賢德介紹,“搬遷新區交通便利,配套設施完善,吸引了眾多企業和商戶入駐,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居民通過就業、創業增加收入,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地質文化村的建設也促進了科普教育,提高了公眾的地質災害防治意識。”

        未來,巴東縣將繼續加強對黃土坡滑坡的監測,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也將進一步開發利用地質文化村的資源,打造集旅游、科普、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為巴東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這片曾經的滑坡舊址,如今正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迎接著八方來客,共繪長江綠色畫卷。

        【責任編輯:葉輝】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