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通訊員 劉壯 程奕翔
為探索新時代基層治理新路徑新方法,安陸市持續高位推進“百姓講堂”這一民心工程,以“謀、序、活、力、實”五字訣,打通基層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激發基層社會治理“大能量”,為鄉村振興和社會治理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
謀篇開局,繪好全市宣講大藍圖。科學謀劃、系統布局。制定了《安陸市深化“百姓講堂”活動實施方案》,設立100個村(社區)宣講點,從全市20個單位精心挑選業務骨干65人組建市級層面宣講團,推出65個宣講課題。指導16個鄉鎮從村(社區)黨組織、志愿者、鄉賢模范、文明家庭等組建230余名宣講成員,在全市形成“1+20+N”的運行機制,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化站、農家書屋、屋場院子會等形式講座,為基層群眾打造覆蓋全面、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全民學習平臺。
有序推進,構建高效執行新體系。圍繞“核心環節”,從“百姓講堂”的選址、內容策劃到講師培訓、活動組織及課程安排,構建起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工作體系,確保100個村(社區)每月兩講、每季一評的常態化機制,邀請專家學者、基層干部、先進典型、鄉土人士等共同參與,將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擺在臺上,有序推進“百姓講堂”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截止今年8月份,安陸各地累計開展惠民政策、家風家教、國防安全、生態環保、文明創建、實用技術等貼近民生專題宣講981場次,惠及群眾超過6.3萬余人次。
用活資源,激發百姓舞臺新氛圍。充分借助楚劇、曲藝說唱等藝術元素,編排貼近民生、寓教于樂的文藝節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講黨的政策、法律知識及生活常識。在講師的安排上,堅持市、鄉鎮、村(社區)三級聯動,形成層次分明、銜接緊密的宣講網絡。市級講師團由專家學者、領導干部組成,負責政策解讀和理論輔導;鄉級講師團則由技術骨干、致富能手擔任,側重實用技能傳授;村(社區)則依托“鄉土能人”、“道德模范”開展身邊人講身邊事,增強了課程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形成“人人都是講師,處處都是課堂”的良好氛圍。
精準發力,督導聯動共建新成效。圍繞“督導+考核”,安陸市委出臺專項文件要求,成立專項督導工作組,定期深入各鄉鎮(街道、開發區)講堂現場旁聽,對于成效顯著的講堂和做法,及時總結經驗并在全市推廣,通過持續跟蹤問效,不斷推動“百姓講堂”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發展。同時,將“百姓講堂”納入到意識形態工作考核體系,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實干為民,打通宣講最后一公里。針對群眾最想知道最想了解的知識,通過案例分享、面對面現場解答、一對一政策解讀,讓“百姓講堂”成為政策宣傳的“直通車”、民意表達的“新渠道”,技能培訓的“加油站”、文化交流的“大舞臺”,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