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林煙火生,晨炊待香白。晨光熹微,應城的大街小巷就以升起裊裊炊煙。道路上,彌漫著各種早餐的香味,令人食指大動。
清晨之余,太陽初升。應城的居民便已離開家門,或三五成群,或獨自一人,前往早點攤位。應城的宵夜也是繁多的,但與早餐文化相比還是相形見絀了。早餐往往選擇一碗鱔魚牛肉粉配上一些小菜,或是買份砂子饃、汽水包子配孝感米酒,滿足人們的胃口,開啟美好的一天。三五成群的好友們往往點份粉面,配上鹵菜,以酒相邀,享受美食,暢談人生。
這就是煙火應城的早餐文化。應城,憑借其豐富的早點文化聞名全國,央視也多次聚焦應城報道特色美食。何哉?
我在應城居住已有一年有余,曾前往過鄉間田野看秧苗綠浪,也曾進入恒茂醬園觸摸醬缸斗笠,抑或是去往鹽化產業看綠色化工……行走間,丈量山水,體悟文化。柴米油鹽醬醋茶,應城獨占其三,米、鹽、醬孕育出應城的早餐的三鮮。
秧苗綠浪,糯稻豐年。
應城美食,其一鮮在米。立秋之初,鄉間田野。迎風秧苗騰綠浪,萬畝糯稻載豐年。夏收時節,歸雁催收,勞燕護耕,漫步于楊河鎮,道路兩側的田間,黃阡紫陌之上,平整如方磚的便是高標準農田,收割機開足馬力,在稻田里來回穿梭,爭分奪秒開始收割。這就是應城打造的“兩區一地一中心”的全國優質糯稻生產區。為打造全國優質糯稻生產區,應城積極探索。土地方面,應城積極開展農業農村十大行動,探索“小田并大田”試點,打造高標準農田,土地流轉、機械化耕種、規?;洜I等等,農田“優質、集中、連片”。技術方面,應城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積極開展農民培訓,提供糯稻品種選育、土壤肥料、植??茖W、病蟲害監測、技術培訓、農機培訓,擺脫了“稻云不雨不多黃?!钡默F象。企業方面,簽約中盤糧油等農業龍頭企業,優質稻品種“兆優5455”“中磐一號”等等,田間,試驗田被整齊地劃分為若干個小塊用于培育新品種。應城正從土地、農技、企業、政策等方面助力打造全國優質糯稻生產區,構建了應城早餐文化的香。
應水有靈,黃灘冰油。
應城美食,其二鮮在醬。應城的醬油中,黃灘醬油最為聞名,其汁濃、香醇、味鮮。跟隨指引,前往恒茂醬園,未到其門,先嗅其香。黃灘醬油來歷悠久,《光緒應城志》記載,“明·萬歷四年(1576年),黃灘市興,開園造醬。乾隆間,有曬釀醬油上貢?!贝蟾凰饔虻膫鹘y手工技藝眾多,黃灘醬油最為典型,來源于三獨特,其一在水,富水回流處,底有巖鹽,水清如鏡,喚名義馬河,用此水,水咸帶甜;其二在缸,黃灘醬油采用特制醬缸,竹制缸蓋,陽光曝曬,雨霧阻水;其三在技,經過洗、浸、瀝、蒸、攤、拌等數十多道工藝而成醬,日曬夜露數年而成油。恒茂醬園堅守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采用現代科技手段,把老師傅們多年生產經驗全都轉化為可量化參考的標準和數據。黃灘醬油構建了應城早餐文化的色。
蒲騷故地,膏都鹽海。
應城美食,其三鮮在鹽。應城的食鹽,歷史悠久,明朝崖崩,石膏現,“峒商”生,暴雨至,鹽鹵出。自此幾百年來,應城由膏向鹽、鹽化工方向不斷衍生發展。應城井礦鹽儲量280億噸,擁有9家制鹽企業,年產量720萬噸。號稱“三十里膏城”?!皯丙}而興、鹽種繁多。應城對鹽物盡其用,巖鹽開采到鹽化工、精細化工,全產業鏈把鹽物盡其用。鹽的種類也很豐富,出500多新品種涵蓋從煲湯、涼拌、燒烤的調味鹽,到護膚、沐浴、清洗果蔬的日用鹽,亦有深加工而成的純堿、氯化銨、復合肥等等暢銷全國。
煙火應城,唯色與香,古樸小市,應來之城。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孫縉(應城市委宣傳部)
責編:黃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