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的征程中,鄉村振興戰略已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應城市緊緊圍繞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全面提升鄉村產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平,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全面推進“三農”工作提檔升級,持續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2023年,應城市縱深推進鄉村振興,開展農業農村“十大提升行動”,交出亮眼答卷。
應城緊緊抓住糧食安全這個“國之重器”,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通過實施“小田并大田”改革試點縣市、耕地保護工作成效突出縣市等項目,全市糧食產量保持“七連豐”。同時,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新增高標準農田6.6萬畝,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應城市還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應城著力發展鄉村產業,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目前,全市共有省級、孝感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0家,涵蓋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廣闊空間。同時,應城市還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建成省級休閑農業重點園區6個,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帶動農民增收。
應城注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通過建成281個村級寄遞物流服務站點,打造“應達萬家”寄遞物流服務品牌,為農民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務。此外,應城市還大力推進農村公共照明工程,點亮2626個自然灣村,讓農民在夜晚也能享受到光明。這些舉措無疑為農民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與此同時,應城深入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加強鄉村基層組織建設,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同時,應城還積極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建立完善三級就業服務體系,幫助脫貧人口穩崗就業,讓農民群眾共享鄉村振興成果。
總之,應城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了積極貢獻。然而,鄉村振興之路任重道遠,我們還需繼續努力,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扎實的舉措,推動應城鄉村振興邁上新臺階。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黃良木(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責編:黃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