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應城市深入挖掘整合悠久深厚、意蘊豐富的文化資源,持續將文化的力量熔鑄于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
“文”之芬芳,一筆一劃,絲絲縷縷地浸潤于蒲城高質量發展之中。
“讓文化軟實力成為助推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應城上下,思路明晰。
鑄魂塑城,“文”之芬芳沁心脾
應城文化內涵豐富。
有以蒲騷之戰等歷史事件、蒲騷故城等歷史遺址,以及屈原、宋玉、歐陽修等歷史名人為代表的蒲騷文化;有圍繞膏鹽資源、古礦遺址催生的膏鹽文化;有以湯池訓練班等為重要標識的紅色文化……
“深入挖掘應城人文歷史,豐富本地文化內涵?!弊越衲晟钔谄羊}文化內涵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起,應城持續深耕蒲騷文脈,不斷熔鑄應城文化之魂。
田店鎮是蒲騷故城舊址和蒲騷之戰所在地,田店鎮以楚風蒲韻為基礎,打造了蒲源龍灘廣場、蒲騷文化長廊、古砦遺風、觀景臺、八斗山翻板閘等一批新景觀點,每逢周末,游人如織。
蒲陽大道、蒲鼎傳媒、蒲潤學校、蒲城書屋、蒲陽菜場……道路、企業、項目命名時融入“蒲”字元素,潛移默化地引導市民自覺增強對“蒲騷文化”的認知度和認同感,凸顯應城的文化符號。
圍繞膏鹽文化,應城市注重傳承膏雕膏塑非遺技藝、粉筆工藝,打造石膏博物館、鹽產品展示廳,進一步擦亮“膏都鹽海”招牌。
與此同時,充分挖掘利用好紅色文化資源。走進應城市湯池訓練班舊址,一張張老照片、一份份史料再現了湯池訓練班師生學習與生活的場景;建設了鄂中革命烈士紀念館、許白昊革命英雄業績展示廳、楊業功舊居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孝廉文化基地,成立了紅色資源傳承開發專班,維修和興建紅色文化陣地,開辟紅色旅游路線,著力弘揚紅色文化。僅鄂中革命烈士紀念館,年接待量就達3萬人次。
在此基礎上,應城市委宣傳部聯合荊楚網推出《千年古邑,接續傳承蒲騷文脈》《膏都鹽海,孕育民間藝術瑰寶》《非遺傳承 守護鄉愁記憶》《蒲騷故城,傳承著紅色基因》《鹽海崛起·產業集群》等文化系列報道8期,被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學習強國等媒體轉發。
富水揚波,文脈奔涌,應城“文”之芬芳,沁人心脾。
集智轉化,“文”之芬芳展新輝
在應城海山美術館內,一副名為《印象大富水》的長卷上用鮮艷的顏色、明快的線條畫著應城田店鎮八斗山、湯池溫泉、文峰塔、西河渡口……
2022年3月,吳河清聯合眾多文史學者和文藝志愿者組成專班,策劃創作以大富水為背景的大型書畫長卷《印象大富水》。
聯合創作組成員沿著大富水的源頭,順流而下,利用兩個月時間,進行了辛苦而細致地實地考察探訪,查閱史料文獻,討論篩選出大富水沿線具有蒲騷歷史文化特色的52個文化景點,歷時1年創作完成。全方位全景式展現大富水千百年來的地理風光、人文歷史、滄桑巨變,激發全市人民深切感受大富水的自然之美、人文之厚。
近年來,應城落實《應城市重點文藝創作項目扶持辦法》,激發文藝創作熱情。在投資30萬元創作書畫長卷《印象大富水》的基礎上,創作“蒲騷端午頌屈原”等群眾喜聞樂見、刷屏熱傳的高質量文藝作品,成功舉辦“落雁晚集”“蒲陽夜宴”等特色文化趕集,經常性舉辦反映應城特色文化的書畫展、攝影展,將文藝精品傳承下來、推介出去。
城市鄉村,一體領略文化芬芳。
應城市充分發揮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農家書屋、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以及鄉鎮文化站等基層文化陣地作用,不斷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文化傳播覆蓋面。
該市已建成蒲城書屋4家,打造城區“15分鐘閱讀圈”,建設農家書屋303家,涵蓋所有行政村,73%以上的書屋配有獨立的圖書室、桌椅等硬件設施,書籍登記上架,每年更新圖書60種以上,月刊配送4種以上。
活動是文化的載體。圍繞“月月有活動、場場都精彩”的目標,應城持續開展農民豐收節、農村電商節、四季村晚、義務書寫春聯送圖書、新春文化趕集、元宵燈謎會、中秋音樂詩會、廣場舞大賽、楚劇惠民展演、蒲騷講壇、書香滿蒲城等品牌文化活動。
“耳目一新!”由城至鄉,“文”之芬芳細細浸潤,應城人驕傲不已。
賦能興業,“文”之芬芳彰雅致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在應城市三合鎮番茄公社數字大棚里,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采摘著小番茄、水果黃瓜,參觀番茄“瀑布墻”、生菜“水上漂”、機器人育苗……感受著新建的番茄公社農文旅綜合體項目帶來的一波又一波的驚喜。
近年來,應城搶抓“荊楚文旅名縣”創建機遇,聚力發展文化產業,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應城市文化和旅游業發展領導小組,認真落實《應城市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規劃(2023-2030)》《應城市促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應城市促進文化和旅游業發展扶持獎勵辦法(試行)》,不斷創優文化環境。
重點項目是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穩定器”和“強引擎”。
應城市在建成湯池溫泉、愛漫文旅小鎮2個4A級景區以及楚珍園、龍池山莊等文旅產業項目基礎上,加大文旅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
2023年9月,該市舉行招商引資重大文旅項目專場簽約儀式,現場簽約九州通集團投資20億元建設東西汊湖漁人碼頭文旅項目、湖北富邦股份投資12億元打造番茄公社農文旅綜合體項目,不斷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項目是產業發展的靈魂。應城市精心策劃打造蒲陽歷史文化街、膏鹽峒商古村村落、文峰塔公園中央休憩區等文化項目。支持膏雕膏塑、粉筆、黃灘醬油等特色文化產業市場主體“個轉企”“小進規”,進一步做強主業、做大規模。
學習借鑒浙江傳媒改革經驗,做大做強湖北蒲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實現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雙提升。
同時,該市充分利用“落雁橋”網紅IP,注冊成立沉魚灣落雁景區文旅發展有限公司,打造城市文化旅游街區,將網絡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讓一域“網紅”成為全域“長紅”。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李夢婷(應城市委宣傳部)
責編:黃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