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鄂東新聞 > 咸寧新聞 > 咸寧資訊

        ?涉及多省份!通城公安破獲一起生產銷售偽劣化肥案

        發布時間:2024年08月19日09:52 來源: 荊楚網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楊晗)8月16日,通城縣公安局傳來消息,該局治安大隊通過縝密調查、擴線深挖、抽絲剝繭,成功打掉了一個跨省生產銷售偽劣化肥團伙,7名違法犯罪嫌疑人落網。

        2024年3月31日至4月1日期間,正值春耕時節,通城縣某大型酒店一展廳內懸掛“南京某集團新型化肥展銷會”的紅色橫幅,熱鬧非凡。

        一名講師自稱是來自某農業大學的高材生,正在臺上侃侃而談,下面坐滿了聞訊而來的各鄉鎮的農戶們。

        “我們這個化肥是最新研發出來的復合肥,你看啊,我把這個化肥倒入一大杯濁水中,水很快就變清澈了。”講師一邊說著一邊現場演示實驗效果,而現場的農戶們很多都是團隊工作人員下鄉宣傳拉過來的。

        “他們說有車接送,不買也包午飯,我們就來看看。”事后,農戶告訴民警,“當時現場蠻熱鬧,那個老師講得很多人都動心了,說新型產品正在市場推廣期,有促銷價,還送白酒?!?/p>

        4月1日下午,通城縣農村農業局執法人員在大坪鄉坪山村某農機農業合作社的倉庫內,查獲剛剛由展銷會上購買來的“銨脲1號”化肥。例

        行檢查后發現,這批化肥產品產品標簽上沒有肥料登記證號,銷售方也不能提供肥料產品登記證明。執法人員初步斷定該批肥料屬于未登記的肥料產品,對該批肥料進行了先行登記保存。

        6月4日,執法人員收到專業機構關于該批次化肥成分的檢驗報告,結果顯示涉案化肥中磷鉀等多種有效元素含量均不符合復合肥的國家標準,應為單一的氮肥產品。

        “把單一氮肥當成復合肥料使用,會導致水稻等農作物只長高不結穗,等到農戶發現時往往來不及追肥,會導致大量減產。這是一起典型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件,性質惡劣,必須嚴查!”6月24日,通城縣公安局接到縣農業農村局移交該案相關線索后,立即部署治安大隊精干警力組成專案組立案偵查。

        經調查,該批“銨脲1號”肥料系江蘇省南京市A化肥有限公司委托鹽城市B肥業有限公司生產,商標為“政中郵”,A公司負責包裝貼標分銷。而3月底4月初在通城大張旗鼓開展銷會的正是A公司的若干銷售團隊之一。

        該團伙共計在通城售賣“假化肥”約93噸,除在某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一次性銷售62.96噸外,還在其他鄉鎮零銷30余噸,受騙者多為老年人,其中不乏種糧大戶,涉案金額高達33.7萬元。

        通過縝密調查,一個以周某中、周某容、張某偉等人為首,涉及江蘇、湖南、湖北、安徽等多地制售假化肥的完整犯罪鏈條逐漸浮出水面。

        “A公司只是B公司的銷售窗口之一,它和其他幾家銷售公司的法人實際上都是B公司的員工。這是一個有組織的團伙,涉及多個省市,人員錯綜復雜,分工較為嚴密。在通城活動的是其中一個以張某偉為首的銷售團隊。”治安大隊負責人介紹。

        很快,專案組民警逐步摸清了該犯罪團伙的人員結構。

        從生產廠家到中間商再到銷售團伙,在暴利的驅動之下,每個團伙就像一臺精心設計的機器,環環相扣“運轉自如”,隱藏其間的則是一條灰色的生意利益鏈。每個環節都有利益分成,唯有農民是最終的受害者。

        “它有個龐大的銷售網絡,各銷售團隊由銷售經理、講師、配送員、銷售員等若干組成。銷售經理一般會在當地的大型酒店預定會場;銷售員專門下鄉拉農戶,許諾高質低價,包接送、有飯吃;講師負責現場宣講及實驗演示,宣講完畢后銷售現場與農戶簽單,配送員對接送貨?!?/p>

        辦案民警表示,所謂的現場演示貓膩多,主要為了夸大肥料的肥效,很多老年人沒有辨別能力,很容易上當受騙。

        近日,“假化肥”生產廠家B公司的主要涉案人員已被湖南警方抓獲歸案。專案組民警重點對張某偉為首的銷售團伙進行布控收網。

        7月2日至12日,民警分赴湖南邵陽、江蘇響水、安徽太和等地將薛某龍、劉某平、閆某等6名嫌疑人抓獲到案。8月1日,該銷售團伙成員朱某穎迫于壓力投案自首。

        截至日前,該團伙共到案7人,另有張某偉等3人被掛網追逃,該案仍在進一步深挖中。

        【責任編輯:王焱堯】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