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楊茗莉 劉曉微 韓汶余 楊夢雪
7月7日至10日,湖北民族大學“清朗”網絡媒介素養青年宣講隊走進建始縣花坪鎮大石板村開展系列網絡媒介素養調研活動。
調研先行,洞察需求
7月7日,團隊抵達大石板村后就對當地創新打造的特色“五園同心”(即聚心園、蔬心園、同心園、初心園和初心園)進行走訪拍攝,為接下來的走訪工作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同時,為精準把握當地村民的網絡使用現狀與需求,宣講隊成員們深入到老年、中年和青少年群體中,針對不同年齡層次設計了不同的調查問卷,以此來更加深入了解不同群體在網絡信息獲取、社交溝通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和潛在需求。
小課堂大智慧,點亮銀發族的數字生活
宣講隊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大石板村目前主要的居住群體是銀發老年人群體,這部分老年人在接受調研時表示,他們通常使用智能手機主要用于撥打電話、發送微信信息,除此之外,當地老年人群體抖音的普及率達到了77%。“我們現在老了,好多手機的功能我們都不會用,抖音上面什么都能看到,操作又簡單,每天坐下來沒事兒的時候就是刷刷抖音,找點兒樂子?!贝迕裨棠陶f道。
依托調研成果,宣講隊特別策劃了一堂生動有趣的“抖音入門課”。團隊以鄰近幾戶人家的銀發老人為單位,將這部分愛玩抖音的老人聚集在院落中,幾根板凳圍坐在一起就組成一個簡易的科普小課堂?;顒蝇F場團隊成員耐心指導,先集中講授如何熟悉操作智能手機的基本功能,再由各個志愿者分組行動,指導現場愛玩抖音、愛拍抖音的老年人學習“如何點贊分享收藏”“如何屏蔽掉不喜歡的視頻”“如何使用抖音特效拍攝作品”“如何分段拍攝視頻”等技能?,F場氣氛活躍,歡笑聲一片。不少老年人主動邀請團隊成員欣賞自己拍攝的短視頻,主動詢問自己在拍攝時遇到的困難。甚至不少老年人在現場就拍起抖音、用上特效,享受短視頻帶來的歡樂。
聯袂尖刀班,展現鄉村風采
大石板村是建始縣唯一一支“女子駐村工作隊”駐扎地,通過與大石板村委會成員訪談了解到,在這支由恩施州司法局和州強制戒毒所李晶、胡寧巧、汪妍組建的工作隊中,三位女性工作者以其獨特的創意和熱情,成為了鄉村振興的新媒體使者。她們選取留守老人以讀詩、走訪日記等為主題,借助抖音、微信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創建“大石板的晶姐”“大石板的巧姐”等自媒體賬號,以幽默詼諧、通俗易懂的方式貼近民眾生活,通過鏡頭記錄下大石板村的自然風光、民俗文化、土特產品以及旅游和產業發展的故事,是媒體賦能鄉村振興的典型代表。
因此,宣講隊在調研過程中與當地的女子駐村工作隊攜手合作,協助拍攝由工作隊主創的歌曲《七撩歌》的MV制作工作。這首歌曲是工作隊依據大石板當地民俗風貌制作,是一首用于宣傳、記錄大石板村獨特魅力的歌曲。宣講隊跟隨工作隊的步伐,把MV拍攝選在大石板村具有地方特色代表性的場景,隨著場景、歌詞變化,故事男女主人也由相識相知走向相愛相伴。在拍攝過程中,工作隊主創團隊仔細斟酌細節,構思場景,致力于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充分展現出大石板的風貌與魅力。
共筑清朗網絡空間,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清朗”網絡媒介素養青年宣講隊是湖北民族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新聞傳播系打造的實踐育人的暑期“三下鄉”項目團隊,團隊踐行著文學與傳媒學院多元協同培養卓越新聞人才的辦學特色,深入貫徹、全面落實學院“講政治、接地氣、有本領”的復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方案,是高校學子通過實踐課堂、行走課堂用專業所學參與、助力、反哺和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服務鄉村文化發展的生動體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