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祖國大好河山,有一處自然秘境,她以“膏都鹽海、魚米之鄉”著稱于世,更以“溫泉之鄉”的美譽聞名遐邇,這便是湖北省應城市。應城,一彎碧水繞古城,千年蒲騷訴新意,如晶瑩剔透的明珠鑲嵌在荊楚大地。健康之源、養生之都、文化圣地、創新之城,綠色發展是其鮮明底色,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享受溫泉的滋養,舒適愜意;承接時代的脈動,奮進有力。
承溫泉起勢,造養生之都。當下,人們對健康、低碳生活需求與日俱增,應城市乘勢而上,大力弘揚康養理念,感恩自然恩賜,全力打造“養生之都”。從智能溫泉體驗到生態康養社區,從文化旅游IP的塑造到國際交流平臺的搭建,不斷融合創新元素,深化產業融合,打造更多元化、高品質的旅游體驗,應城溫泉正以開放的姿態,回饋慕名而來的游客,展現獨特的魅力與活力。國家AAAA級景區、華中溫泉主題型綜合旅游度假休閑景區——湯池溫泉旅游度假村,距離武漢市車程不到2小時,占地約5000畝,128種泉池風格各異、大小不一,溫度常年恒定、礦物質含量超多。“溫泉水滑洗凝脂,暖流入心化千愁?!痹谶@里,人們卸下都市的喧囂與疲憊,投身于溫泉的懷抱,讓那溫熱的水流緩緩滲透肌膚,帶走一天的勞累與壓力,溫泉中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如同自然界的精靈,悄無聲息地修復著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讓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松與舒暢。
憑文化賦能,留古韻彌香。憑借溫泉水鄉,應城自然風光更加旖旎娟秀,千年古邑沃土愈加厚重。詩人李白曾在此縱酒高吟,留下寫下了“神女歿幽境,湯池流大川”的千古絕唱,“湯池”之名即來源于此;宋玉、歐陽修等眾多文人騷客也曾慕名而來。詩歌、辭賦等文化遺產,穿越時間與空間,如同一條條紐帶,將應城昨天與今天相連,并舞動著美好未來。近年來,應城市將溫泉與傳統文化深度融合,將中醫理療、現代SPA體驗融入溫泉新產品,豐富溫泉旅游的內涵,提升了應城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一子落,全盤活。應城溫泉集休閑度假、康體養生、文化體驗于一體,游客不僅可以享受溫泉的舒適與愜意,還可以參與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觀賞傳統戲曲、品嘗地方美食、體驗民俗風情。這些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游客的旅行體驗,也讓應城溫泉的文化內涵得到了更好的傳承與發揚。
走生態之路,助城市富足。湯池溫泉,不僅是一個旅游目的地的代名詞,更成為推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居民幸福感與獲得感的重要力量。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應城歷來秉持的發展理念,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適度開發,應城市確保了溫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協調高度統一。同時,還積極引入新技術、新理念,推動溫泉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讓應城溫泉保持了那份可貴的純凈與清爽。尊重自然,愛護溫泉,人不負泉,泉以涌流報答。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最佳養生休閑旅游城市等榮譽稱號,讓應城因溫泉而出彩,收獲了座座盆滿缽滿的金山銀山。近年來,應城市溫泉旅游年度綜合收入突破3.1億元,帶動溫泉周邊農民近3000人就業,成為鄉村振興、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手段。在這片被溫泉滋養的熱土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自然秘境蝶變為人間仙景,應城溫泉功不可沒。感恩自然,創新發展,應城人從未停下腳步。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應城市將以打造“兩區一地一中心”為目標,繼續深化溫泉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品牌建設,推動溫泉產業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一片被溫泉滋養的新應城,正款款向我們走來。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圖文:張成 (遠安縣市場監管局)
責編:黃菲
【征稿信息】
應城網評大賽聚焦“打造‘兩區一地一中心’ 推進應城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旨在凝聚網評力量,通過文字、圖片、漫評、視評、音評等形式,多角度、多層次講好新時代應城故事,借力擴圈、借勢出圈,助力推進應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稿件接收截止時間為7月31日,接收郵箱為:jcwxghj@163.com。
大賽設一等獎1名,獎金5000元;二等獎3名,獎金各2000元;三等獎10名,獎金各1000元;優秀獎和優秀組織獎若干名,獲獎者均頒發證書。
歡迎來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