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鐘晨 通訊員 陸瑞友)大江大河、大美中國。在行走江河中發現中國之美,感受稅收服務美麗中國的成效。4月18日,湖北、上海、山東、貴州和青海五省市稅務局,聯合舉辦“行走江河 發現最美”綠色稅收普法首場直播活動,全場觀看人數220余萬人。
本次活動以打造社會大眾喜歡的活動為目標,讓社會大眾在青山綠色中感受綠色之變、綠色之美?;顒泳劢苟愂辗站G色發展,采用線上直播與線下活動同步開展。直播中設置有獎答題、跨省連線等環節,鏡頭從三江源頭青海出發,分別前往“最美的崖壁畫廊”“苗族歌舞之鄉”貴州化屋村,長江中游、守護“一江清水”的湖北枝江市,長江入???、上海人民的后花園”崇明島、黃河三角洲的東營等地,由青海和山東兩地的孩子互動連線,共同傳遞共飲一河水、共護一片綠的約定。在貴州化屋村,稅務部門與工商、工信、林業等部門聯合開展了健身跑、向當地學校捐贈文具,共同簽訂了《稅收助力環保的倡議》等活動。在湖北荊州,稅務部門開展送政策上門、答題贏稅務文創等活動。
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在青海直播現場,稅務老師在普法課堂為孩子們講述了守護“中華水塔”的辛苦努力。自環境保護稅開征以來,全省環境保護稅納稅人累計享受稅收減免1.17億元。2019年,留抵退稅政策實施以來,全省清潔能源企業中146戶辦理留抵退稅 42億元。
在貴州,網友們跟隨鏡頭走進黔西市的化屋村,聽主播講述了化屋村在綠色稅制的激勵引導下由深度貧困村蝶變為網紅旅游打卡地的經歷,稅務文創玩偶“喈喈”的設計思路與碳票的故事,在可見可聞的生活中詮釋了黔貴大地將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綠水青山轉換為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在湖北,通過一座工廠的轉型、一個村子的變遷、一艘輪船的故事,講述湖北稅務部門貫徹落實“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精神,發揮綠色稅制激勵引導作用,破解化工圍江難題、推動庫壩區鄉村發展、長江沿線航船“電化”等,推動荊楚大地綠色轉型、綠色生活和綠色生產,共同守護“一江清水”的故事。
在上海,走進中遠海運重工雄鷹輪改裝FPSO項目,該項目改裝周期27個月,較同類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船縮短6個月,年減碳排放量高達12萬噸。直播通過該項目介紹了崇明島在打造世界級海洋裝備島,推動航運業的綠色、低碳、智能化發展的故事,分享了上海稅務部門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而推出的“科創稅立方”宣傳服務品牌。
在山東,稅務部門開展體驗式授課,把青少年普法綠色課堂搬到位于東營市墾利區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望遠樓,在河海相擁、萬鳥翔集的美景中,在黃河入海口從“苦海鹽邊”到“生態之城”的蛻變中,講述山東稅務部門以稅收激勵引導作用倒逼企業減少污染排放,發展循環經濟,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蓄能添力。
在直播的互動階段,青海三江源小學普法課堂的孩子與山東普法課堂的孩子視頻連線,表達了同飲一河水共護一片綠的約定,表達了將來投身美麗中國建設的期待和愿望。
綠色發展是一種思想、一種理念、一種生活方式,需要社會各方的參與。近年來,稅務部門積極探索更加通俗有趣的稅收普法活動,2024年,長江、黃河沿線15個省市稅務局,攜手實施“稅護河山青綠 添彩美麗中國”宣傳項目,聚焦綠色發展轉型、綠色生活升級、部門協同共治,努力將稅收宣傳轉化為社會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在全社會形成了解綠色理念、支持綠色稅收的良好氛圍。
網友羽扇輕搖表示,“稅務部門的宣傳越來越鮮活,越來接地氣,越來越貼近納稅人”。
稅護河山青綠,添彩美麗中國。后續稅務部門將順應大眾需求,繼續推出更多有趣有味有料的作品,講好稅收服務綠色發展的精彩故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