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鄂東新聞 > 咸寧新聞 > 咸寧資訊

        咸寧兩會 | 2024年工作怎么干?報告明確7個重點方向

        發布時間:2024年01月11日17:24 來源: 荊楚網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黃錚)1月10日,咸寧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召開。會上,咸寧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了2024年的工作安排。

        會議現場_副本.jpg.jpg

        會議現場。黃錚 攝

        報告指出,2024年,預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進出口總額增長10%,城鎮新增就業3.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以內,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完成省定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為實現各個目標,咸寧市將重點抓好七個方面工作:

        ——強信心、穩預期奮力推動經濟穩健增長。要著力擴大有效投資,持續開展“項目攻堅年”活動。聚力111個新增長點項目建設。圍繞五大優勢產業招大引強。引進一批世界500強、中國100強簽約5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不少于7個做好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

        微信圖片_20230129155335_副本.jpg

        生產流水線上。黃錚 攝

        全力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十大行動”。完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機制。實施105個重大技改項目,完成技改投資150億元以上。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成科技成果轉化120項、技術合同等級成交總額200億元以上。

        ——優結構、助轉型奮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打造千億元大健康產業,力爭產值增長10%以上。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做大做強,產值增長7%左右。大力實施企業入規進規提速行動,力爭規上工業企業新增百家。

        醫養中心主推大健康產業發展。黃錚 攝

        積極發展數字經濟,新建5G基站500個,新增國家“兩化”融合貫標企業15家,培育市級智能化制造數字轉型示范企業10家。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150家,推動鄉村旅游“萬千百”工程提質升級,深化“萬千百”質量提升行動。

        ——守底線、提品質奮力建設美麗咸寧。扎實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完成市級現代水網規劃編制,拓展咸安區北洪港等5個小流域試點建設推進途河百里畫廊建設,實施湖泊綜合治理,強力推動國債支持的重大水利項目建設。

        乘船出行、打魚至今都是盤山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黃錚 攝_副本.jpg

        幕阜山區青山河沿線。黃錚 攝

        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壓實河湖長、林長責任扎實推進長江大保護。制訂“以竹代塑”咸寧版實施方案。平穩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3家、省級綠色工廠5家。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推進幕阜山碳通量觀測研究基地建設。

        ——激活力、增動力奮力搶占創新賽道。持續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高效辦成一件事”,擦亮“12345”政務服務熱線品牌。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清理盤活國有資金、資產和資源,提高投資效率效能。

        IMG_7507_副本.jpg

        政務服務高效便民。黃錚 攝

        穩步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完善“四網”融合的現代化供應鏈體系,持續推進外貿“三項工程,承接沿海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啟動保稅物流中心建設,爭取設立咸寧海關。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

        ——抓統籌、促協調奮力加快區域協同融通發展。深度融入武漢都市圈,實施咸寧(武漢)離岸科創園“滿園計劃”,孵化引進不少于30家科創企業來咸寧建生產基地。深度參與電子信息、大健康等武漢都市圈優勢產業集群協同分工,加快武漢都市圈環線高速簿洲灣長江大橋及接線工程、武咸快速通道天子山大橋建設。開展政務服務事項“跨市通辦”。

        3.jpg.jpg

        咸寧(武漢)離岸科創園開園儀式。黃錚 攝

        深化實施強縣工程。支持咸安區打造中國桂花城,支持嘉魚縣打造濱江自然生態公園城市,支持赤壁市沖刺全國縣域百強,支持通城縣打造中部地區制造業強縣,支持崇陽縣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支持通山縣打造中部領先國家新型能源之都。

        ——打基礎、固根本奮力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持續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加強脫貧人口就業幫扶,確保脫貧人口外出務工不少于14.1萬人。

        微信圖片_20231102204929_副本.jpg.jpg

        聯農助農,油茶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通訊員 金定武 供圖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嚴格落實244.4萬畝穩定耕地保有量和222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建設高標準農田14.33萬畝,確保糧食播種面積296.1萬畝以上、產量23.6億斤以上,做強做優8大農業主導產業鏈。扎實開展鄉村建設行動。

        ——惠民生、暖民心奮力增進民生福祉。城鎮新增就業3.7萬人,健全根治欠薪長效機制,完善建筑業、新就業群體參加工傷保險長效機制,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整治行動,完善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

        微信圖片_202303271931233_副本.jpg

        祥和苑小區改造后美如畫。黃錚 攝

        加快推進以公立醫院為依托辦養老工作,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34個、農村危房改造開工399戶。扎實推進978個共同締造點建設。加強市縣鄉村綜合中心建設,優化多元解紛“咸寧模式”。

        【責任編輯:王焱堯】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