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峰鄉村公路
鶴峰鄉村公路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趙秀琳 通訊員 石斌 潘慶芳 楊國炎)6月20日,沿著盤旋而上的瀝青公路,車行享譽中外的“萬里茶道茶源地”——湖北省鶴峰縣走馬鎮木耳山萬畝生態有機茶園,一座座茶山連綿起伏,一條條道路循環暢通,一輛輛貨車收購鮮茶,一戶戶茶農搶收夏茶,一幢幢民宿正待裝修,一朵朵月季爭奇斗艷,好一幅茶香彌漫、路暢車歡、天藍云白、磅礴壯觀的綠色畫卷,令人心爽神怡。
游客紛紛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內外著名茶學泰斗陳宗懋題寫的“萬里茶道茶源地”石碑前打卡,登臨茶園觀光亭極目遠眺,綠波蕩漾,惹人沉醉。
13時30分許,鶴峰縣麗明茶葉加工廠負責人劉新民開著鄂QL36M8廂式貨車,正在收購鮮茶,“我開車來最多半小時,和茶農約好了,路擴寬修好了一天兩趟?!?/p>
“昨天賣鮮茶2600多斤,今天已賣了1300斤。”茶農覃仕兵笑著說,“以前自己開三輪車送到加工廠來回顛簸2個小時,鮮茶沒有看相價格低,現在收購車開到茶園真方便。”
家家蓋新房,戶戶有小車。看著茶園發展壯大、茶園公路不斷提檔升級的木耳山茶葉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劉柏芝說:“有了循環暢通的茶園公路,車輛直接開到茶園,不僅方便了茶農采茶種茶,也給游客觀光旅游帶來了便利,路好了節約了茶農將茶葉送到加工廠的時間,更重要的是減少了茶農自己送茶路上的安全隱患。”
木耳山有三景:清晨看日出,觀云海,99個連綿起伏的茶丘美景。茶農因茶而富,游客因茶而樂,茶旅融合蓬勃發展。木耳山萬畝生態有機茶園的自然風光,一年四季吸引各地攝影愛好者和游客。
致富帶頭人的劉柏芝,抓住茶旅融合發展機遇,率先經營農家樂,一年增收6萬余元,帶動了村民發展民宿,“客人都羨慕我們生活在景區里多幸福,尤其是四通八達的茶園公路,不僅是產業路、旅游路,而且拓寬了大家的致富路。”
朝看晨霧日出,夕觀日落晚霞,夜賞璀璨星空。木耳山年接待游客約10萬人次,“農家樂+民宿”逐漸成為當地居民增收致富的新型富民產業,全鎮已有民宿6家、酒店21家。
距木耳山山頂15分鐘車程的走馬鎮金龍村五組的錦婉小筑民宿張言瓊說:“許多周邊及外地的游客都是慕名而來,經常一房難求?!?/p>
木耳山基地被評為“全國十佳最美茶園”,入選“中國三十座最美茶園”。走馬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龔道柏說,走馬鎮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并以路為依托、以茶為核心,大力推進茶產業與鄉村旅游業融合發展,“世界茶谷·木耳山”品牌效應聲名遠播,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的美好愿景正在成為現實。
茶山上風清云朗,茶農忙著采摘鮮茶;茶山下茶企鑫農茶業、凱榮實業生產車間里,茶葉加工工序有條不紊,參觀游客絡繹不絕,出口歐洲、東南亞等海外市場的茶葉碼放整齊。
走馬鎮人大副主席王宏富介紹,茶企創新“公司+加工廠(合作社、基地、大戶、就業、電商)+農戶”的“161+”產業富民模式,幫扶帶動40家茶葉加工廠、8家合作社建成符合出口茶葉種植基地備案標準的茶葉基地15萬畝,輻射帶動1458戶5403人共同致富。
鄉村振興,交通先行。鶴峰縣交通運輸局局長肖紅勝說,全縣茶園面積近40萬畝,我們按照公路圍繞產業建、產業圍著公路轉的思路,暢通“主動脈”,疏通“毛細血管”,已建成“四好農村路”752公里,今年投入資金近億元建設27條、120公里“四好農村路”,不斷改善道路通行環境,方便村民出行和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
古有中俄萬里茶道,今有“四好農村路”和高速公路連通外界,新一代鶴峰茶商努力打破出口瓶頸,探索有機茶出海新路徑,近日舉行的2023“一帶一路”國際茶葉貿易論壇暨第五屆湖北鶴峰茶商大會打出口號:鶴峰茶,世界品,現場簽下12.4億元大單。
“一路帶動一片產業、一路打造一線風景、一路致富一方百姓”。鶴峰縣委常委、副縣長冉俊杰說,一條條暢行鶴峰鄉村的公路,不僅改變了交通條件,也成為引領鄉村振興、帶動百姓致富的新動能,我們正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多修好路,帶動沿線產業提檔升級,通過“四好農村路”和美麗公路示范創建,推動茶旅融合和富民產業持續發展,繪就“以路惠民、以路興業”的鄉村振興新圖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apatronics-ks.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