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政務資訊

        路暢業興 昔日貧困村華麗蝶變

        發布時間:2022年09月06日17:51 來源:

        微信圖片_20220906170811.jpg.jpg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潘慶芳 毛志雄)早秋時節,大別山區、白蓮河庫區的湖北省浠水縣綠楊鄉梓木山村景美路暢,桂花飄香,涼爽宜人,紫薇綻放。

        地處大別山腹地浠水、英山、羅田、蘄春四縣交界處的梓木山村,曾是浠水縣8個深度貧困村之一。近年來,隨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加大,通鄉暢村、連組入戶的農村公路網絡不斷完善,昔日交通不便窮鄉僻壤之地的梓木山村,嬗變為生態村、3A景區,一幅路暢業興、景美客來、客樂民喜、村強民富的梓木山村“富春山居圖”正在繪就……

        微信圖片_20220906170735.jpg.jpg

        好路帶來致富產業

        循環產業路旁的黃金刺梨基地一片金黃,一顆顆圓滾滾、金燦燦、個頭飽滿、密密麻麻的刺梨果壓彎了枝頭,散發著淡淡甜甜的刺梨果香。

        “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9月下旬可以采摘,我在家門口做事,騎電動車幾分鐘就到了基地,一年有3萬多元收入,又照顧了家人。”64歲的梓木山村六組村民程質文,邊扶正風雨吹歪的黃金刺梨支撐桿邊說,“曾經只能步行的山路變成了靚麗的風景線,山里的東西也賣出去了,到我們這來旅游的人也多了。”

        刺梨摸起來“扎人”,吃起來“養人”,種起來“富人”。曾在貴州當老板的回鄉能人、梓木山村黨支部書記范勝喜臉上洋溢著笑容說:“黃金刺梨是我從貴州安順引進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多種醫療保健作用,2019年掛果,畝產鮮果1200斤,比栽種常規作物掙得多?!?/p>

        2016年底,范勝喜在親情的召喚下回鄉創業。2017年春,范勝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與村民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并提前預付3年租金,讓村民之前無法種植拋荒的田地變成了現金。為促進脫貧攻堅,浠水縣交通部門及時為村里修通了4.5公里產業路。

        2017年,范勝喜成立梓木傳福種養專業合作社,開拓梓木山村扶貧產業基地,對接貧困戶23戶90人,種植蘄艾200畝,帶領村民一起致富。2018年10月,范勝喜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開啟“黨建+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村社一體發展模式。

        浠水縣農村公路事業發展中心主任余立志說,為方便村民出行和服務產業發展,2019年交通部門成立專班、籌措資金,對梓木山村公路進行提檔升級改造,13公里黑化的“四好農村路”連通村組、環山連村,配套完成彎道擴寬、安防設施、路旁綠化、交通驛站和候車亭建設……

        “村路擴建后,進出只需10多分鐘,全村2019年脫貧?!狈秳傧舱f。

        路通百業興,路暢游客來。梓木山村公路沿線建成桑葚、黃金刺梨、蘋果桃等占地130畝的采摘園,特色民宿8棟、一般民宿7間,尤其是建在山崖上的“星空民宿”,與星空輝映成趣。梓木山莊成功入選“2021年黃岡十佳網紅景點”人氣獎,“想去梓木山村數星星”成了許多網友的心愿。

        依托平安暢通的“四好農村路”,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村里引進市場主體投資1500萬元,建起果園采摘區、農業體驗區、露營區、民宿園、千島湖觀景亭、望江亭、多功能廳等,不斷延伸產業鏈,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多贏。

        微信圖片_20220906170752.jpg.jpg

        好路提速幸福生活

        修通一條村道,形成一路風景,發展一片產業,致富一方村民。浠水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周年鋒說,2012年水泥路修到村委會后圍繞梓木山生態旅游開發,先后建成梅樸線、范查線、梓木山線3條“四好農村路”,昔日的荒山坡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車行梓木山村,硬化、綠化、亮化、美化的村路自成一景。護路員一組村民范修志說:“路漂亮了,我們自己臉上也有光,大家的日子越過越有奔頭?!?/p>

        沿著村路來到梓木山村游客接待中心,白蓮河庫區千島湖美景盡收眼底,美不勝收。拾級而上,山巒聳立、綠樹滿眼,云海起伏、霧聚霧散,木質結構的民宿點綴其間,春天觀景,夏天避暑,冬天賞雪,云霧繚繞下的梓木山村若隱若現、如夢如幻。

        80后的民宿負責人范進伏表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大大減少了投資人的投資成本,降低了投資風險。

        綠色梓木山,生態旅游地。65歲的六組村民范建朝說:“一輩子見過的人都沒有這幾年多,在家門口有事做有錢賺。”他64歲的老伴程球云在梓木山莊做事,月收入2000多元。

        梓木山村成立3個種養專業合作社,建起7個產業基地,形成了采摘品嘗、休閑觀光、住宿體驗等鄉村游產業鏈,既吸引了游客觀光,又解決了村民就業,為脫貧戶家庭帶來年均5000元以上的增收,村民年務工收入60多萬元,村集體年收入20多萬元。

        76歲的二組村民閆自權,不習慣跟兒子在廣州生活,非要回家寫詩詞、發抖音和朋友圈稱贊山村變化:“曲曲彎彎梓木山,旅游景點氣氛鮮。昔日崎嶇今大道,內挖外填路最寬。大小車輛戶戶有,如今生活似神仙……”

        浠水縣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馮廣青說,農村客運和物流車開進了村、校車和私家車開到家門口,方便了村民和游客出行,確保了學生上學安全,助力了村民網購和農副產品運輸,大大提速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范勝喜說:“路變了,村莊變了,村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脫貧戶范繼承開上了新能源SUV小轎車,在外務工的六組范如意,不僅娶了貴州媳婦,去年還買了小車。”

        路好了,綠色無污染的電動車也開進了山村。購買比亞迪新能源油電混合轎車的村婦女主任朱玲葵說:“只要家里有年青人的,80%以上都有小車。”

        沿著“四好農村路”,梓木山村奔富路。浠水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程旭說,整合各方資源,提升村路形象,助力產業發展,最大限度發揮“公路+”綜合效益,共同締造梓木山村的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

        【責任編輯:趙秀琳】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