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記者龍華、通訊員潘春芳)5日,鶴峰縣五里鄉舉辦農民工務工培訓及入會大會,即將外出務工的180名農民工拿到了《工會會員證》。該鄉農民工王先鋒說:“加入工會后,心里踏實多了!”
遇到困難找工會,已成為外出務工農民最主要的維權方式之一。截至11月,我省各級工會共吸收農民工會員165萬人,占全省工會會員總數的18.1%。
工會組織明確提出“農民工有困難找工會”的口號,積極吸納農民工加入,努力把工會建設成農民工的“娘家”。今年元月至10月,全省各級工會為農民工提供法律咨詢、就業指導和培訓2萬多人次,協同有關部門對六市農民工工資支付進行督察,追討工資及賠償金925萬元。依靠法律直接為農民工追討欠薪300余起,金額600多萬元。
7月,省總工會等單位組織“關愛農民工”行動,發放慰問金和防暑降溫用品價值1200余萬元,惠及農民工48萬多人;為3000余名農民工進行免費體檢,發放10000份就診優惠卡。同時,組織農民工輸入地和企業建立基層工會聯合會、聯合基層工會、行業工會、工業園區工會、項目工會等新型工會形式,新增農民工會員60萬余人,占全省新增工會會員總數的77%。
給農民工一個溫暖的“家”
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記者龍華 通訊員肖凌翔)省總工會一份調查顯示,69%的農民工“希望成為城市的一分子”;82%的農民工“喜歡城市的生活”;90%的農民工“希望能被城市居民尊重”。
融入城市,是絕大多數農民工的愿望。而加入工會,則讓農民工在城市里找到了家的感覺。工會想得真周到“工會為我們想得真周到。夏天,工會向項目辦建議,在宿舍里裝上了空調;為了保證我們的休息時間,工會提出加快倒班頻率;工會還督促按月發工資……”10日,中建三局武漢世茂錦繡長江工程項目工地,來自福建的農民工張慶忠說,“現在,工會就是我們的‘娘家’。”
張師傅說起的工會,叫做項目工會聯合會。它以工程項目為依托,由各參建單位或勞務公司組織參加工程建設的農民工加入,享受生產、生活、維權中的各種保障。目前,項目工會聯合會已在許多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中廣泛建立。
項目工會聯合會是我省工會組織的一項創新探索。近年來,類似的“創新”還有行業工會、工業園區工會、農民工輸入地基層工會聯合會、聯合基層工會等多種形式。
省總工會有關負責人預測,隨著工會吸引力的增強,到2008年,省內務工的農民工會員將達240萬人,農民工入會率將達70%以上,重點行業的農民工入會率達到80%以上。農民工也能當股東截至11月,武漢粗茶淡飯餐飲有限公司武昌第二家連鎖店運行情況良好,7名農民工股東在各個管理崗位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司董事長熊斌說,早在粗茶淡飯成立之初,企業的工會組織就提出,要讓農民工與企業融為一體。時至今日,公司30%的股份為農民工所持有,有32名農民工被選送到大學進修,所有農民工都參加過業務技能培訓,不少人擁有大專以上學歷。如今,該公司4名副老總中有3人是農民工,中層管理人員80%是農民工。
這樣的故事不單發生在粗茶淡飯。宜昌沙龍宴餐飲有限公司1995年就率先建立了該市第一家民營企業工會,他們堅持多年的“心靈錄”周記活動,在員工與業主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思想的橋梁。
尊重農民工,讓他們平等享有政治、經濟權利,是廣大工會工作者追求的目標。從今年開始,農民工首次被列為省級勞動模范評選、表彰和獎勵的對象,意味著政府和社會對農民工社會價值的認可!氨鈸敝鼗卣n堂10月26日,武漢市硚口區漢正街農民工培訓學校開學。教室里,來自紅安的“扁擔”鐘思利認真記著筆記。
今年初,漢正街辦事處工會開始吸納工作相對穩定、有入會意愿的農民工。1月24日,鐘思利等15名“扁擔”成為首批農民工工會會員。半年來,已經有1389名農民工入會。只要出示證件,他們就能享受與城市會員一樣的看病、坐車等優惠。工會還設立農民工服務中心,有專人替他們維權。閑暇時,他們可隨時到會員之家,參加文化、娛樂活動。“隨著漢正街的改造升級,馬路寬了,交通便利了,‘扁擔’們終有一天要被取代,工會要提前為他們想好今后的出路,這是辦農民工培訓學校的初衷!睗h正街辦事處工會主席周紅說。
針對農民工的許多人性化措施,也在各級工會的組織和協助下實施,如設立面向全省農民工轉移培訓、服務農民工增收的省級綜合性網站;工地宿舍開設“夫妻房”;免費體檢;幫助解決留守兒童和老人的生活困難;幫助農民工子女入學等等,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感受著“家”的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