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楚天都市報)(記者 魏曦)讓80多萬外來農民工融入大武漢,享受市民待遇。昨日,武漢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部署“農民工素質進城計劃”,要求30多個部門在涉及農民工的勞動就業、預防保健、子女教育、司法援助等公共服務上加大投入,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
據統計,在漢打工農民工已有80多萬人,其中40%帶子女在漢居住。武漢市決定,建設一批農民工公寓,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招用農民工較多的企業,可在企業配套設施用地內采用經濟適用房政策,建設農民工公寓或集體宿舍;各開發區、都市工業園區應盡快配套建設農民工公寓。
計劃提出,取消各種針對農民工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保證他們和武漢市民一樣“平等就業”。除建筑行業外,將在餐飲、服務等行業推行工資支付保障金,從源頭上預防“欠薪”;爭取農民工集中的行業、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85%以上。對農民工涉及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的法律援助申請,不再審查其經濟困難條件。妥善解決來漢農民工的工傷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障問題。
此外,還將保障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在收費、入學等方面和城市戶籍學生同等對待。
五項“素質進城”主題活動 幫農民工融入大武漢
昨日,武漢市還決定開展五大主題活動,增強外來農民工對大武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思想道德素質:組織農民工參加所在轄區和單位的文明創建活動。
職業技能素質:對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取得合格證、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并獲得資格證書的外來農民工,給予培訓補貼,減免職業技能鑒定費。
文化健康素質:為農民工免費放電影,舉辦專場文藝演出,開展符合農民工特點的體育運動會等。對市民免費開放的文化、體育場館全部向農民工免費開放。
法律素質:每年定期開展維護農民工勞動保障權益的普法宣傳。在街道、社區建立法制宣傳站,組織農民工集中學法。
優秀農民工評比表彰:評選一批市區優秀農民工、“杰出進城務工青年”、“杰出進城務工婦女”等。
(記者魏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