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航天器有的在陸地降落、有的在海上降落、有的在機場降落。侯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載人航天器選擇以何種方式著陸,并無高下優劣之分,關鍵是要符合各國的國情和載人航天工程的特點。
俄羅斯擁有遼闊的中亞細亞草原和西伯利亞大平原,東西綿延上萬里,所以載人飛船大多采用國內陸上回收方式。主著陸場設在拜科努爾發射場東北的草原上,面積約為40多萬平方公里。
我國著陸場系統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在成功回收了4艘無人飛船和一艘載人飛船之后,我國載人航天著陸場系統已進入世界先進水平行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侯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著陸場系統有能力及時發現、安全回收神舟六號飛船返回艙。
著陸場系統發展歷程
“我國的著陸場系統,是隨著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完善的!弊陨裎迤饟沃憟鱿到y總設計師的侯鷹說,神一時著陸場系統只有一個主著陸場,沒有設立副著陸場和應急著陸場;神二時設立了應急著陸場;神三和神四時,又啟用了副著陸場和海上應急救生區!霸谏裰畚逄柸蝿罩,著陸場系統已經相當完善了,做到了艙落人到,前后不超過半分鐘!
著陸場系統五大構成
目前,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已建成了包括5個分系統在內的完備體系。這5個分系統分別是主、副著陸場分系統,陸上應急搜救分系統,海上應急搜救分系統,通信分系統和航天員醫監醫保分系統。在神舟六號飛行任務中,著陸場系統的核心任務是回收飛船返回艙和搜救航天員,此外,還要保證飛船著陸前后測控通信暢通,負責飛船返回艙及相關設備的運送和保護等任務。
著陸場系統主要任務
———跟蹤測量飛船返回艙進入“黑障”前后的返回軌道,搜收記錄返回艙上的遙測信息,并按有關要求及時準確發送相關遙控指令;
———在測控通信系統、航天員系統等部門的配合下,及時搜尋返回艙,協助航天員出艙,對航天員實施醫監醫保、急救并及時送至后方支援醫院;現場處置吊運返回艙至指定地點;
———火箭起飛至飛船入軌前的應急救生或飛船在軌應急返回時,盡快營救航天員;
———保證著陸場系統與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及航天員的通信;
———提供著陸場范圍內,高度在25公里以下的常規大氣參數、短期天氣預報和海上應急救生區海況預報,進行著陸場危險天氣特別是雷電、沙暴、風、雨、雪的預報,重點預報高度在10公里以下主返回圈著陸場的風氣、風速、能見度和危險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