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 廖衛華 王姝 宋書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負責人通報,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將于今日上午發射。在6名航天員中,聶海勝、費俊龍作為第一梯隊有望實現飛天夢想。兩名上飛的航天員是怎樣選拔出來的?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選拔和訓練分系統的主任設計師吳斌接受了本報特派記者采訪。
吳斌介紹,我國的航天員是從空軍殲擊機或強擊機在飛的合格飛行員當中挑選的。他說,此次“神六”飛行任務是對航天員和飛船能否在太空中生存的一個考驗。針對神六由“一人單天單艙”變為“多人多天兩艙”的變化,這次對航天員的訓練,特別增加了航天員乘組協作配合訓練,兩名航天員之間的心理相容性訓練,是此次選訓的新特點。
吳斌稱,今年“神六”航天員的選拔,與“神五”選拔楊利偉時專家現場打分不同。這次選拔前,航天員中心利用數據模型計算總成績,根據成績排序來選航天員。
吳斌介紹,每個階段“落馴的航天員有權申訴,要確保每一名航天員都能理解,“你沒有被選上執行神舟六號任務,并不是不優秀,而是別人比你更優秀!
-航天員檔案
劉伯明 暑假做苦工 長大欲飛天
小鐵門,磚瓦房,樸素的農家小院。10月11日,在伊安縣紅星鄉———航天員劉伯明的家里,父親劉志生正平靜等待著“神六”上天。
1966年9月,劉伯明是出生在黑龍江省伊安縣的一個普通農家孩子。劉伯明在六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小時候,家里很窮,五六歲時,劉伯明有一次到鄰居家偷挖胡蘿卜,被父親知道后拉到房后揍了一頓。
小時候的劉伯明很懂事。假期里,他上山放豬。在伊安一中讀書時,學校離家有20多里地,別的同學都住校,但懂事的伯明為了省住宿費和餐費,每天騎自行車往返40多里路,也因此要比別的孩子早起兩三個鐘頭。高一暑假,劉伯明還到一個磚場做苦工。劉志生說,“那時侯真苦了孩子了!
1985年,空軍招飛在縣城初試時,劉伯明的父親才知道兒子悄悄報了軍校,父親記得兒子說過:“家里的負擔太重,當兵能省一大筆費用!
面對兒子的懂事,父親感到驕傲。那一年,經過重重考試,劉伯明成為學校幾年來招飛唯一被選上的學生。但淘汰還在繼續,四年的飛行院校生活結束時,125名同期學員,飛出來的只有25個,這其中包括劉伯明。1990年,劉伯明真正成為一名戰斗機飛行員,但他并不滿足。那幾年,劉伯明無論飛行技能還是戰斗機飛行員的作風養成,都在飛速進步。
劉伯明號稱“小諸葛”,除了學習好,凡是動腦筋的事他都愛摻和。無論當飛行員還是航天員,每回智力競賽他都不落。曾有一名以出刁鉆問題著稱的教官在連續“考問”劉伯明十多個“犄角旮旯”的問題后,也被他的對答如流所“震懾”,從此對他實行“免提”政策。
對于此次神六飛天,劉志生認為,即使這次不能上天,兒子能入圍大名單,已是非常優秀了,F在,他只希望兒子能夠踏踏實實訓練,畢竟以后還有許多次機會。
本報特派記者 王吉瑛 黑龍江報道
翟志剛 窮山村“飛”出一名航天員
翟志剛的家鄉,是黑龍江龍江縣的一個小山村。
說起翟志剛的成長經歷,哥哥志強的眼圈紅了好一會兒。他說,志剛小的時候沒玩過什么玩具,惟一稱得上的玩具就是大姐從西安給他帶的一個用鋁做的模型飛機,“可能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志剛喜歡上了飛行!
志強說,1985年5月,即將高中畢業的弟弟得知空軍來縣里“招飛”,馬上興奮地報了名。兩個月后,翟志剛收到了錄取通知書。
回到家中,望著癱瘓在床的父親和勞累不堪的母親,翟志剛猶豫了。此時,全家人給予了他最大的支持。
臨走之前,翟志剛的母親向鄰居借了20元錢,給兒子買了一個旅行包,可家中卻沒有什么東西來裝滿它。老人對著那只空包默默流淚。
最后,母親為兒子炒了一鍋瓜籽,一粒粒地選出個大飽滿的,裝到旅行包里,但是仍然沒有裝滿。
20年過去了,成為航天員的翟志剛回家探親的次數卻屈指可數。有一次臨走前,翟志剛將一個用紙殼糊的小箱子留給母親,打開一看,全是硬幣,足有200多元。當時,全家人都哭了。
2003年11月21日,翟志剛的母親因病靜靜地走了,直到發喪那天,沒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的翟志剛才回到了家鄉。
如今,進入龍江縣城,不管是開出租車的還是蹬三輪的,只要你說到翟志剛的家,他們一準會說,“是那個航天員家吧”。
翟志剛性子慢,愛好不少,屬動靜皆宜型那種。他喜好研究書法,有時間靜下,他甚至可以琢磨出“翟體”來。
在“神六”即將發射的日子里,龍江縣人對翟志剛寄予的希望也越來越大。該縣實驗小學在綜合課上專門為學生介紹翟志剛的事跡。校方負責人說,“通過我們的教學使翟志剛的事跡激發起學生們愛家鄉、愛祖國的熱情,希望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獲得新的成功。”
本報特派記者 王吉瑛 黑龍江報道
景海鵬 成為航天員村里很驕傲
昨天下午,在關公故里———山西運城東楊家卓村又開始下起小雨!霸谒(景海鵬)的身上我們確實下了不淺的工夫!痹诤教靻T景海鵬的家鄉,景海鵬的父親坐在床上自豪地說,海鵬從小就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孩子,學習成績也很好。
1966年10月24日,景海鵬出生在運城市的東楊家卓村。景海鵬出生的這個農村大約有900多口居民,村里只有他們一家姓景。村民們講,因為景海鵬是航天員,村子里人都很驕傲。
景海鵬的初中語文老師張老師說:“挺好的一個娃兒,誠實的很!苯衲71歲的張老師回憶,那個時候的景海鵬就很能團結同學,和班里的同學關系搞得都很好。張老師說,他怎么也預料不到,景海鵬能取得現在的成績。
景海鵬在中學參加招飛時曾經因身體原因遇到挫折!奥溥x后,家人打算讓他退學!崩先思t著眼睛說,和景海鵬說了此事后,他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哭了兩天兩夜。在高中的最后一年,景海鵬身體檢驗通過,被順利招為飛行員。
1996年,景海鵬生下兒子大約4個月后,被選為航天員。景海鵬的父親說:“因為這個,他給兒子取名宇飛。”
景海鵬從小喜歡體育,尤其喜歡打籃球。因為個子不高,老師說他不能當主力。景海鵬是個不服輸的人,找一切機會上常結果,這個從開始坐冷板凳的小伙子,無論在中學,還是以后在部隊,他都是籃球主力隊員。直到現在,他仍然是航天員中的籃球“鋼鐵前鋒”。
在航天員訓練期間,他對自己的要求是“精”,是“細”。和劉伯明搭檔后,景海鵬們有意識地培養相容性,做到默契。
談到景海鵬封閉訓練可能要乘“神六”飛天時,景海鵬的母親說,她這兩天心里感到有些不安!安皇菗乃(景海鵬)的安全,而是不知道他能不能被選上。”
本報特派記者 劉建宏 山西報道
吳杰 航天員中已成“老資格”
10月9日,記者來到了吳杰的家鄉———河南滎陽縣。
吳杰的母親陳玉梅說,吳杰的性格很像爸爸,對人對事都很溫和,是個聽話的孩子。生平頭一次感覺到“這個孩子現在不聽話了”,是在吳杰18歲報考大學時。
當時,吳杰在每一個志愿欄中都填寫了軍校。為此,他和父母爭執了很多次,并表示如果軍校本科錄取困難,寧可被中專錄取也要上軍校。最終,吳杰如愿考上了西安空軍工程學院。
1984年大學畢業,吳杰打算報考飛行員。這是陳玉梅第二次感到孩子“不聽話”!拔覀冇X得做飛行員有一定的危險性”,父母認為,從軍校畢業的吳杰,完全能夠在部隊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這樣也是一種比較穩妥的選擇。但“固執”的吳杰參加了招飛選拔,并順利成為了一名飛行員。
當年,在俄羅斯航天訓練結束時,成績出色的吳杰被授予聯盟號飛船指令長證書,成為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外國人。
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的吳杰是一名“老資格”的航天員。用陳玉梅的話說,“吳杰是在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理想。我覺得我的兒子還是比較完美的。”
現在,陳玉梅最關心的是兒子的身體。在電視中看到航天員訓練,陳玉梅并沒有過多的擔心,她說:“(練習)是苦,但他選擇了這份工作,就應該付出!
本報特派記者 王薈 河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