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首頁>>文化湖北>>博文生活>>本頁       
         
        昆曲簡介


        (2005-10-11 12:08:38)

            昆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始于元代末年的江蘇昆山一帶,是南曲的一個支派,已有五百余年的歷史。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曾經有“昆山腔”(簡稱“昆腔”)、“昆調”、“昆曲”、“南曲”、“南音”、“雅部”等各種不同的名稱。一般而言,著重表達戲曲聲腔時用昆山腔,表達樂曲、尤其是脫離舞臺的清唱時用昆曲,而將指表演藝術的戲曲劇種,則稱做昆劇。

          昆曲的劇目豐富,劇本文詞典雅華美,文學性很高,許多唱詞唱詞其實就是婉約凄美的詩詞。昆曲成為明清兩代擁有最多作家和作品的第一聲腔劇種。昆曲擁有一套完整的表演體系和獨特的聲腔系統,它的發音吐字比較講究四聲,嚴守格律、板眼,唱腔圓潤柔美、悠揚徐緩;它的曲調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曲牌體,每出戲曲都由成套曲牌構成。曲調清新婉轉,表演優美動人。樂隊以笛子主奏,兼用管(蕭)、笙、琵琶等樂器。

          昆曲的音樂曲牌、表演舞蹈對其他劇種影響很大,中國戲曲的文學、音樂、舞蹈、美術以及演出的身段、程式、伴奏樂隊的編制等等,都是在昆曲的發展中得到完善和成熟的。昆曲的成長代表了中國戲曲的成長,它對京劇和川劇、湘劇、越劇、黃梅戲等許多劇種的形成和發展都有過直接的影響,這也就是人們常常把昆劇稱為“百戲之祖”的原因。

          昆劇的興盛和它稱霸劇壇的時間約長達二百三十年久(1570-1800),即從明代隆慶、萬歷之交開始,到清代嘉慶初年。這是昆劇藝術最有光輝和成就最為顯著的階段。劇作家的新作品不斷出現,表演藝術日趨成熟,行當分工越來越細致。昆曲從晚明開始就經常在封建貴族及宮廷中演出,日益脫離人民,脫離現實,形式主義的傾向日趨嚴重,到清代中葉便轉入衰落時期。昆曲的唱腔以悠揚宛轉見長,在它新起的時候,聽者感覺回腸蕩氣,到后來節奏愈趨緩慢低沉,行腔轉調過于細密,大多數人不能欣賞。由于偏重曲詞的欣賞,忽視作品的內容,題材范圍也日益狹小,這些都限制了它的發展和改進。到了十八世紀后期,劇壇上出現了“花部”與“雅部”之爭,導致了昆劇消衰的局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昆曲為世界首批“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internet)

        發表評論  
         
        請進入東湖社區“新聞時評”發表評論>>

        [新用戶注意!在東湖社區發表評論必須注冊]
         

         熱點推薦

        散文隨筆
        ·
        [隨筆]青藤滿架
        ·
        [隨筆]生命痕跡
        ·
        [隨筆]年過半百
        ·
        帶給狗吃
        ·
        成語惹禍
        更多
        讀書札記
        ·
        夕陽下的訴說
        ·
        超人氣華語小說:《成都 今夜請將我遺忘》(圖)
        ·
        《兄弟》:離暢銷很近 距經典還遠
        ·
        談《水滸傳》續書連環畫
        ·
        《愛情句號》:反思女性不幸的自身責任
        ·
        《愛情句號》:激情過后是蒼涼
        更多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