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首頁>>文化湖北>>原創精選>>讀書札記>>本頁       
         
        夕陽下的訴說


        (2005-10-08 07:18:54)

        這幾天的每個秋月如水的晚上,讀的都是一本有關一個城市的書——作家胡榴明的新作,寫的是她所生活的那個城市的一些正在漸漸湮滅的老建筑的故事,書名充滿詩意:《夕陽無語——武漢老公館》,取自宋代詞人張耒句子:“芳草有情,夕陽無語”。

        胡榴明的作品,我讀過她的隨筆集《紅裳》及觀畫集《墨色精靈之舞》,她的文字有女性的細膩,靈動,優美,淡雅;也有著穿越時世的波瀾不驚,看盡花開花落的淡然;還有著一份難得的,長風浩蕩的大氣。這本書延續了這樣的風格,只是更嚴謹,但是收放自如。

        《夕陽無語——武漢老公館》,是百花出版社出版的“老公館叢書”中的“武漢卷”。胡榴明歷時三年,查閱資料,多方考證,寫了十九幢老建筑的前世今生。作者不僅僅是從建筑學的角度來描述,更側重于這些老建筑的歷史與人文內涵。作者非常用心,考證比較細致,所以真實,縝密,另外加入了作者的思考,將建筑史、美學、藝術,融入到歷史中去,再用作者獨特的,散文化的語言講述出來,顯得頗為吸引人。作者在書中打開了那扇幽閉的歷史之門,讓那些已經遠離的事件與人物,穿越時空紛至沓來。從晚清到民國,從1860年鴉片戰爭到建國初期,一百年的光陰被作者如拉動手風琴般輕輕拉開,又如一本厚厚的畫卷,被作者一頁一頁翻開,展現給讀者。

        這是一本很有意義的書,因為它不僅僅是尋找和發掘武漢這座城市的老建筑,考證它們的過去,講述建筑背后的故事。而且,這本書是在為這些建筑說話,是的,是為這些建筑“說話”!因為“老屋不會說話”(胡榴明),它們是沉默的,無語的,無論面對怎樣的傷害,也只能默默地哭泣!懊恳淮崩瞎^都有它的故事,興衰、毀譽、榮辱、哀樂,滲透到每一塊磚石每一根梁木每一顆泥沙里去,將時間和空間融化其中,當你穿行其間,你會覺得,老屋是有魂的(胡榴明)!笔堑模@些建筑是有魂魄的,而胡榴明就是這些魂魄的代言人。

        所以,這本書很吸引我,它與一個城市的興衰有關。從一個城市的古建筑,看到一個城市曾經的面容。從一個城市的古建筑的保護情況,也看得到一個城市歷史與文明興衰的軌跡。這樣的軌跡,長久以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因為在我們國家,對于古建筑的保護,一直很欠缺。所以,那些歷史的遺跡,那些經過歲月磨礪的磚瓦,雕梁畫棟,亭臺樓榭,那些人文的建筑,在一個時期,被迅速地砸爛和摧毀。即使經過了浩劫殘存下來的,也因為各種原因還在風中無聲地飄搖著。所以,各個城市對于古建筑的保護,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因為那是歷史的印跡,那是一個城市的文化,他們不可復制,失去了,就不再回來。

        這些在風雨中矗立的建筑不會說話,所以,需要有人替它們說話,作家胡榴明就是這樣一個說話的人。胡榴明就考證武漢的老建筑,撰寫本書時說過一句話:“做一點實在一點的事,于文化的傳承有利!笔堑,這就是作家的擔當,希望這樣的作家能夠多一些。


        發表評論  
         
        請進入東湖社區“新聞時評”發表評論>>

        [新用戶注意!在東湖社區發表評論必須注冊]
         

         熱點推薦

        民俗城市
        ·
        收藏盛會免費迎“藏友”
        ·
        科技文獻館藏閱覽室揭牌
        ·
        第19屆湖北工人畫廊宜昌開展
        ·
        神農架舉辦民風民俗文藝調演
        ·
        金秋書畫名家邀請展開幕
        更多
        博文生活
        ·
        武漢市民呂啟晟新式雨篷獲專利 可收放自如
        ·
        讓人大笑然后令人思考 “搞笑諾貝爾獎”熱鬧出爐
        ·
        抗議應試制度 另類父親不讓女兒考試
        ·
        武漢最早地圖現身 繪制于清光緒二年(圖)
        ·
        20世紀中國百項考古大發現(1-20)
        更多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