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楚天都市報)(記者何君輝實習生周中華)寫意的中國山水畫,形態各異的花鳥蟲魚,憨態可掬的國寶大熊貓,風格迥異的詩詞……承載它們的,竟然是如米粒大小的象牙片或動物骨片。昨日,記者在微雕藝人童洪斌家中,手持放大鏡,領略了他的微雕絕活。
童洪斌說,20多年前,他從報紙上看到一篇介紹微雕的報道,對這門獨特的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經多次試驗,他發現象牙、骨頭是最好的材料。要將這些材料打磨成米粒大小,難度很大。童洪斌自創了不少工具,刻刀由最初的鐵皮換成合金鋼,刻頭打磨成不同的角度,以適應點線面造型,鉛筆芯粗細的鉆頭,用于打磨材料。
“雕刻時,我得完全靜下心來,作品要一氣呵成,否則就會半途而廢!蓖楸笳f,旁人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的畫面,他用肉眼憑手感和意念創作。
慢功出細活。童洪斌在半粒米大小的象牙片上創作的大熊貓,在去年舉行的武漢市國際文化產業博洽會上,作為禮物送給外國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