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首頁>>財經湖北>>經濟與法>>本頁       
         
        曲靖煤炭開采引發災害 老板挖煤賺錢奪百姓家園

        (2005-08-25 09:24:57) 新華網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擁有我國南方最大的無煙煤田。近兩年煤炭價格迅速上漲,許多商人到這里開礦挖煤。然而,隨著煤炭產量的增加,部分采區內開始出現房屋開裂、地面塌陷、地下水位下降等災害。

          煤炭開采引發的災害直接危及百姓生命安全

          后所鎮慶云村大炭溝煤礦采區內,居住著40多戶農民,今年他們被迫搬離了原來的家。記者在他們的老屋看到,房屋的墻壁、頂板、地板已經出現裂縫,寬的有四指粗,墻壁變形,局部地面下陷。

          慶云村支書陳國幫說,大炭溝煤礦開采已有20多年,但現在的開采量超過了任何時期,采區內地質環境持續惡化,一些村民的房屋成為危房。經過多次協調,礦老板同意支付補償金,勉強實現了搬遷。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幸運。據后所鎮政府的調查顯示,目前全鎮有43個煤礦52對礦井,因采煤導致房屋被破壞的農戶多達千余戶。

          煤炭開采引發的災害不僅影響百姓的生產生活,甚至直接危及生命安全。貴州省納雍縣鬃嶺鎮被十多個中、小型煤礦包圍,2004年12月3日,鬃嶺鎮左家營村發生特大型山體滑坡,造成44人死亡,50余戶村民流離失所。這個村附近有六七家煤礦,采煤挖落了地下水,村民不得不扛著扁擔,到十幾里外的公路邊挑水吃。

          礦老板們大筆大筆地賺錢,卻不肯為生態破壞“埋單”

          近年來,西南地區因地下采礦活動引發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地質災害十分突出。

          據云南省國土資源廳的一項調查顯示,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中型礦山各類礦山環境地質問題已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億多萬元,礦山地質災害造成1200多人死亡,占用和破壞土地4.2萬多公頃。采礦業引起的地面塌陷,已取代原來的巖溶塌陷,成為貴州省地面塌陷和主要原因。

          西南地區是長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生態屏障,同時又是重要的礦產資源富集區,歷史上因掠奪性開發而成為地質災害重災區。然而,老的環境問題還沒治理好,新的問題又在不斷暴露。由于管理制度設計有待完善,礦老板們大筆大筆地賺了錢,卻不肯為生態破壞“埋單”。

          有些企業想方設法逃避責任,甚至是挖完礦就“拍屁股走人”

          云南省富源縣后所鎮鎮長袁常德說,地質災害區百姓的生命安全如“箭在弦上”,必須盡快搬遷。但由于體制存在缺陷,實際處理過程中面臨尷尬:有些企業態度好一些,就自覺承擔了百姓搬遷安置費用;有些企業卻想方設法逃避責任,甚至是挖完礦就“拍屁股走人”,百姓屢次封堵井口、撬毀軌道,礦民爭端日趨激烈,最后所有的矛盾和責任只能由地方政府承擔。

          2004年,秧田溝村和新云上村200多農戶房屋開裂,威脅700多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但煤礦卻認為這屬于自然災害,不愿意承擔責任。最后,政府組織農民代表和煤礦老板兩次談判,才達成了一個相互妥協的辦法,政府補助一點、煤炭企業出一點、百姓自籌一點,解決搬遷的資金問題。

          貴州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處長郭強說,地質災害發生的原因很復雜,有的是自然原因,有的是人為因素,也可能二者兼有。往往災害發生后,大家互相推卸,責任不清,上訪事件不斷,甚至會造成礦主和農民械斗,影響社會穩定。

          他認為,造成這種尷尬的主要原因,是地質災害的責任認定體系沒有建立起來。沒有科學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機制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方式,就會出現籌集資金難、落實責任難、補償安置難、協調矛盾難等問題。(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王麗 叢峰 李舒)

        發表評論  
         
        請進入東湖社區“新聞時評”發表評論>>

        [新用戶注意!在東湖社區發表評論必須注冊]
         

        熱點推薦

         【創富周刊】
        ·
        [湖北人闖天下]周明毅:每年一個進步(圖)
        ·
        [創業進行時]田揚紅:愈挫愈勇的女人
        ·
        續保:并非無條件 投保時還需仔細看條款
        更多
         【生活信息】
        ·
        雙色球一等獎、二等獎雙雙花開我省
        ·
        學生返校時 鐵路高峰至 省內短途票源寬松
        全部
         【經濟與法】
        ·
        曲靖煤炭開采引發災害 老板挖煤賺錢奪百姓家園
        ·
        湖北省集中查辦經濟犯罪與瀆職犯罪
        ·
        武漢金融第一大案告破 證券部經理挪用2.47億炒股
        全部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