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首頁>>文化湖北>>博文生活>>本頁       
         
        “府兵制”的歷史


        (2005-08-11 10:28:36)

            南北朝后期,北朝出現了“府兵制”。西魏的字文泰在大統九年(公元543年),廣泛招募各地漢族豪強地主從軍,通過他們的從屬關系,帶來了大量家兵、部曲等私人武裝。西魏政權根據他們所帶軍隊的眾寡,授予各種不同爵位。這種使地方割據的私人武裝中央化的辦法,不但增強了朝廷軍力,同時使鮮卑部落兵與漢族封建兵制逐漸結合,創置了“府兵制”。

            西魏末年,府兵由六個柱國大將軍率領,每柱國下設兩個大將軍,一個大將軍下又有兩個開府將軍,共有二十四軍。當時府兵與民籍分開,不屬郡縣管轄,他們只管打仗,不負擔其它賦稅。

            府兵制到了隋朝起了很大變化。軍府名稱為驃騎府,以驃騎將軍為長官。軍士開始編入戶籍,從事生產。隋煬帝時,府兵直接從民間征調,男子年滿二十一歲即可參加府兵。全國府兵由十二衛分領。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驃騎將軍府為鷹揚府。長官為鷹揚郎將。軍人稱“衛士”。衛府制度趨于完善,中央集權在軍制上得到加強。

            唐初全國共有六百三十四個府,均由十二衛和東宮六率分領。一改隋朝鷹揚府為折沖府,每府府兵歸折沖都尉管轄。并規定在設府的地方,人民有充府兵的義務。服役年齡是二十至六十歲.應征充當府兵的人,平日務農,農閑教練,征發時自備兵器、資糧。這實際上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兵役制度。證調服役的人,定期宿衛京師或戍邊;戰時出征,戰事完畢,即“兵散于府,將歸于朝”。


         
        請進入東湖社區“新聞時評”發表評論>>

        [新用戶注意!在東湖社區發表評論必須注冊]
         

         熱點推薦

        散文隨筆
        ·
        [學人剪影]一面之緣——記啟功先生
        ·
        旋轉的向日葵
        ·
        [記者手記]擦亮江漢路這張“金字招牌”
        ·
        我永遠都是人民子弟兵(圖)
        ·
        [“田禾杯”散文]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童年
        更多
        讀書札記
        ·
        《愛情句號》:激情過后是蒼涼
        ·
        “走近大師系列叢書”《卡夫卡的鐘擺》
        ·
        一個人的家園——讀《歲月與性情》
        ·
        最美懵懂少年時(圖)
        ·
        為什么要讀《德川家康傳》
        ·
        “一切閱讀都是誤讀”
        更多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