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首頁>>文化湖北>>民俗城市>>本頁       
         
        指掌之間留住歷史 鄂州發現抗戰主題剪紙(圖)


        (2005-08-09 08:05:08)

        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特約記者王斌華通訊員溫博侃、熊峻報道:昨日,鄂州市民間收藏家葉家慶向記者展示了一批抗日戰爭時期的花樣剪紙。

        中國剪紙起源于裝飾藝術。樣式有窗花、燈花、喜花以及鞋墊花等。其中用來制作繡花底樣的雕花剪紙又名“花樣”,主要是供婦女刺繡使用的圖案底稿,大多是與民眾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傳統圖案。此次發現反映抗戰主題的50多張花樣剪紙,從構圖、技法上看,比較稚嫩、粗糙,但充分體現了藝人們的創新精神。其中最顯眼的是一張邊緣殘缺、破舊的黃裱紙,上面依稀可見“兒童團”三個字,是唯一的一張剪紙原稿。葉家慶介紹,寫著“打到了鄂南省減租減息,毛主席心(新)人馬北方新起”(如左圖)的花樣,從內容分析,反映了1944年新四軍各軍區對日偽軍發動春夏秋季攻勢,并粉碎日偽軍反撲,解放國土、人口,改善華中各抗日根據地的斗爭形勢。

        其他作品則是利用一些特殊意義的“抗戰數字”,如“9·18”、“1·28”等配以飛機、大炮的鞋頭花、拖鞋花,十分醒目,有鮮明的時代感。

        葉家慶說,這些花樣剪紙,是他多次輾轉樊口、臨江、燕磯、新廟等街道鄉鎮,克服各種困難,在當地的花樣藝人或其后裔手中收購的。


        發表評論  
         
        請進入東湖社區“新聞時評”發表評論>>

        [新用戶注意!在東湖社區發表評論必須注冊]
         

         熱點推薦

        散文隨筆
        ·
        我永遠都是人民子弟兵(圖)
        ·
        [“田禾杯”散文]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童年
        ·
        夏賞綠荷池
        ·
        我們怎樣長大
        ·
        幸福是一種感覺
        更多
        讀書札記
        ·
        “走近大師系列叢書”《卡夫卡的鐘擺》
        ·
        一個人的家園——讀《歲月與性情》
        ·
        最美懵懂少年時(圖)
        ·
        為什么要讀《德川家康傳》
        ·
        “一切閱讀都是誤讀”
        ·
        獻給黨旗的頌歌——讀《雪白旗紅》
        更多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