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圖片 | 視頻 | 手機互動
         
        首頁>>新聞專題>>2004>>聚焦中部話崛起>>中部聚焦>>安徽>>本頁
         
         
        [走馬安徽看崛起]家電業:在重組中新生(圖)


        (2005-02-05 06:40:21)

        荊楚網湖北日報記者熊家余 楊偉鳴 謝慧敏 

        美菱集團生產車間

        去年底,美的集團在合肥宣布:完成收購榮事達中美合資公司50.5%股權的所有法律手續,正式成為該公司的控股方。

        此前,美菱集團向格林柯爾轉讓美菱股份公司的控股權。

        有人感嘆,安徽家電業“完”了。而合肥家電業界人士卻充滿信心地認為,安徽家電業借助大規模的產業重組,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境界。

        合肥城中的“雙雄演義”

        1月18日,記者來到合肥。一進城,就感覺到了家電品牌對這座城市特有的意義。由南到北縱貫全城的兩條大道,一條叫“美菱大道”,另一條叫“榮事達大道”。

        安徽日報的同行稱,用兩家家電企業的名稱來命名城市的主干道,在全國省會城市里絕無僅有。

        家電品牌,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是合肥的城市品牌。上世紀90年代中期,合肥家電業被美菱與榮事達“雙雄演義”推向頂峰。榮事達洗衣機的產銷量連續3年居全國第一,美菱冰箱的產銷量在國內一直位居前列。兩個品牌雙獲“中國名牌”。合肥的家電產品在全國市場上一直占據著20%以上的市場份額,合肥也因之被譽為“家電名城”。

        合肥家電業的發展是安徽家電業發展的縮影。上世紀80年代初,安徽就開始生產冰箱、洗衣機。一批電視機、空調等家電企業相繼涌現。同時,一批為家電生產配套的企業也應運而生,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家電生產配套體系。

        除了合肥家電“雙子星座”外,安徽還有一些曾輝煌一時的家電名品。揚子江畔揚子花,揚子冰箱人人夸。曾盛極一時的揚子冰箱,最好銷量曾排名行業第二。

        世界第一臺影碟機也誕生在安徽,至今保持著家電產品中唯一由中國自己研發的紀錄。

        還有當年曾暢銷一時的黃山電視等。統計數字表明:1996年,安徽省電冰箱產量達109萬臺,洗衣機產量達114.7萬臺,彩電產量達8.6萬臺,空調器產量達22萬臺。產量在全國位居前列。

        作為一張靚麗的名片,家電業曾經是江淮大地上光彩奪目的亮點,寄托著安徽人一個時代的自尊與自豪。

        20億元是個坎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榮事達與美菱年銷售收入均突破20億元。這在當時的家電企業里,絕對是了不起的業績。

        然而,時至今日,這兩家公司的銷售額還是在20億元左右徘徊。

        榮事達一名高管對記者說:“20億元是個坎。不知怎么的,銷售額過了20億元,再往前走就總也挪不開步子!

        市場競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亦退。你這里長達六七年裹足難進,人家海爾、美的、TCL等家電企業卻在快速發展,成為一代巨子。

        和記者談起此事,安徽省輕工行業協會技術咨詢處處長關京安深表惋惜:“錯過了一輪發展機遇!

        榮事達與美菱的輝煌開始慢慢褪色。這兩家企業也想盡辦法,力爭突破這個“坎”。雙方不約而同地走向“多元化”,競相進入對方的領域。這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榮事達開始造冰箱,美菱則進入洗衣機和空調領域。

        安徽做強做大家電業癡心未改。于是,在政府強有力的主導下,榮事達的陳榮珍與美菱的張巨聲兩雙大手握在了一起。政府期望通過強強聯合,實現“1+1>2”。然而,這場聯合并沒有以資產為紐帶,結果,僅僅維持一個月就宣告流產了。

        兩家龍頭企業始終未能沖過這個“坎”,眼睜睜看著被別人超過。

        外來品牌強勢入皖

        在本土家電企業停滯不前時,外來品牌卻紛紛入皖,或投資新建,或并購重組,在合肥、蕪湖、滁州一線三點上逐鹿爭雄。

        日本三洋公司第一個跨進安徽大門。1994年,三洋與榮事達合資生產三洋洗衣機,揭開了中外家電企業重組聯合的序幕。緊隨其后的是德國西門子。1996年,這家公司在安徽滁州先是與揚子電冰箱廠合資,接著獨資建立了以生產電冰箱為主的博西華制冷有限公司,成為安徽省最大的外資企業。目前,該公司已成為西門子公司在亞太地區的冰箱生產基地。

        海爾早在1997年兼并收購了安徽黃山電子公司,首次向彩電業進軍。2001年初,海爾集團在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了除本土青島之外最大的生產基地——合肥海爾工業園。

        同年,日立公司年產60萬臺的大型空調器廠在蕪湖市開發區破土動工。次年,華凌集團在合肥建立了小家電出口生產基地。與此同時,美的集團決定,建設蕪湖“美的工業園”二期工程,將美的系列小家電引入蕪湖生產。在此之前,美的已在蕪湖開發區建成了年生產能力150萬臺的空調生產基地。

        2003年,格林柯爾入主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去年美的又控股榮事達。康佳決定再投入2億元,擴大滁州彩電基地。

        安徽家電,群雄畢至:海爾、格林柯爾、美的、康佳、日本三洋、日立、德國西門子……

        利用安徽良好的產業配套能力以及成本、科技等方面的優勢,外來戶挑起安徽家電業的大梁。

        在整合中浴火重生

        安徽雄心勃勃的“861”計劃中,加工制造業基地居八大產業基地之首,其目標之一便是在2007年形成2000萬臺的家電生產能力。

        關京安認為,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借助外力。

        他說,按“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則,安徽家電業進行了大規模的資產重組,站在家電業以至安徽經濟發展全局看,重組得大于失。

        去年,滁州博西華冰箱產量60萬臺,利潤突破2億元;蕪湖日立所產47萬臺空調全部出口,創匯1.5億美元;美的集團空調器產量可達300萬臺,銷售額80億元,目前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美的空調大多數是蕪湖制造。

        盡管人們對“美菱”和“榮事達”懷有深厚的感情,盡管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話語權”,但這兩大品牌還在,而且迎來了巨額投資。目前,格林柯爾投資額高達24.9億元的工業園項目已獲批準。

        美菱銷售公司企劃處處長湯有道是美菱的老員工。他說,重組后美菱的機制更活,成本更低,管理更科學,定位更明確,F在公司專注于制冷領域,走深度發展之路。新產品新技術研發經費不斷加大,同時技改投入也猛增。目前,公司產品結構明顯改善,附加值高的產品越來越多。去年出口同比增長100%,今年出口有望突破100萬臺。

        走進美菱產品陳列室,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四門變溫的“百變金剛”讓你大開眼界;日用電0.3千瓦時的節能冰箱讓你只覺劃算;醫用冰箱可達零下150攝氏度讓你感到科技神奇……

        湯有道感嘆:重組后失去的是舊體制的鎖鏈,得到的是新機制的活力。


        發表評論  
        請進入東湖社區“中部論壇”發表評論>>

        [新用戶注意!在東湖社區發表評論必須注冊]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