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圖片 | 視頻 | 手機互動
         
        首頁>>新聞專題>>2004>>聚焦中部話崛起>>中部聚焦>>安徽>>本頁
         
         
        [走馬安徽看崛起]秀美江淮 崛起熱土(圖)


        (2005-02-01 08:34:14)

        荊楚網(湖北日報)策劃:熊家余 撰稿:曾遺榮

        安徽概貌

        安徽簡稱“皖”,地處中國內陸,緊靠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是臨近海洋的中部省份。

        安徽位于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四季分明;春右员睂贉貛О霛駶櫦撅L氣候,淮河以南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全省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410萬,轄15個市、68個縣(市、區)。


        安徽實現中部崛起的奮斗目標

        實施“861”行動計劃,扎實推進加工制造業、原材料產業、化工、能源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農產品加工、旅游、文化“8”大產業基地和防洪保安、通達、數字安徽、生態安徽、信用安徽、人才“6”大基礎工程建設,到2007年,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以上。

        充分發揮安徽承東啟西作用,主動融入長三角,廣泛開展中部合作,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把安徽建成連接東西的紐帶和橋梁。


        資源優勢

        礦產資源:安徽礦產蘊藏豐富,種類繁多,已發現有用礦種138種,探明儲量的有70種,其中煤、鐵、銅、硫、磷、明礬石、水泥石灰巖等礦產儲量居全國前10位。

        旅游資源:安徽以其瑰麗秀美的自然風光成為中國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黃山風景區和皖南古民居風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和“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擁有九華山、太平湖、瑯琊山、齊云山等8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2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


        人文歷史

        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為安徽。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

        在安徽歷史上,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藝術家層出不窮,群星燦爛,較為著名的有老子、莊子、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華佗、陳獨秀、胡適等。

        安徽人物在我國歷史上影響較大的還有桐城學派、新安畫派等。另外,新安醫學、徽商,以及文房四寶(宣紙、徽墨、宣筆、歙硯)、徽州四雕(磚、石、竹、木)、蕪湖鐵畫、阜陽剪紙等,都豐富著我國的科學、文化、藝術寶庫。

        黃梅戲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戲種之一,它以安慶地方語言為歌唱基礎,抒情見長,優美動聽。黃梅戲劇目有大戲36本、小戲72出、唱腔100多種,著名演員有嚴鳳英、王少舫、馬蘭、韓再芬等。


        特色產業

        繭絲綢產業:繭絲綢產業是安徽農業產業化十大主導產業之一。目前,安徽桑園總面積為68萬畝,桑蠶繭產量2.45萬噸,生絲產量3280噸,絲綢行業總產值15億元,均居全國同行業第8位;絲織品產量3300萬米,居全國第6位。

        汽車產業:以奇瑞、江汽、星馬和昌河等四大企業為重點,形成了以轎車、商用車、改裝車和微型車為主體、零部件配套產業較為發達的汽車產業體系。

        原材料產業:通過推進馬鋼、銅陵有色等企業產權改革和對外合作,加快發展后續深加工產品,到2007年,將使馬鋼鋼材產量進入全國前列,銅陵有色電解銅產量和全省水泥產量保持全國第一。

        能源化工產業:安徽礦產資源豐富,淮南煤炭總儲量居全國第三位,淮北礦業集團是全國五大煤炭基地之一,近年通過大力發展煤電、煤化、煤焦、煤電鉛等高附加值產業,延長煤的產業鏈,目標是:到2010年,把安徽建成全國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家電產業:該省近年大力推動美菱、榮事達等企業優化整合和擴大對外合作,吸引國內外大型家電企業來安徽建立生產基地;鼓勵海爾、美的、日立、西門子、康佳等外來企業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目標:到2007年,實現全省家電產量2000萬臺,比2002年擴大1倍以上。


        數字看變化


        近八年1-11月財政總收入增幅


        近八年1-9月全省生產總值增幅

        2004年是安徽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年,各項經濟指標大幅攀升。

        農業:全省糧食播種面積比上年擴大27.9萬公頃,扭轉連續5年下滑的趨勢。全年糧食總產量達275億公斤,比上年增產50億公斤。

        工業: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突破1000億元大關,實現利潤200億元。其中,三資、股份制企業增速領先,重點行業增勢強勁。

        財政:財政收入跨上500億元臺階,比上年增加100多億元,全年增幅近30%。

        消費:1-11月,全省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1351.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8%,連續1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外貿:1-11月,全省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6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6%。其中進口總額30.4億美元,同比增長14.6%;出口總額35.6億美元,同比增長30.4%。

        外企:1-11月,全省共新批外商投資企業407家,其中外商獨資企業200家,新批外商投資企業比上年同期增長15%。

        投資:全省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95億元,增幅比全國和中部地區分別高出5個百分點和2個百分點。

        科技:全省有176個項目獲省科學技術獎,高新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技工貿總收入突破800億元。

        收入:城鎮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390元,比上年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450元,增長15%。


        請進入東湖社區“中部論壇”發表評論>>

        [新用戶注意!在東湖社區發表評論必須注冊]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黑人与欧洲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