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記者樊曉燕 任浩 梅華峰
優選項目
肖家祥:搞新型工業化,重點要解決制約我省發展的瓶頸問題。發展核電,解決煤電資源缺乏問題;加強地區之間、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關系,形成整體優勢;加強資源的勘探和保護工作;打通河南山西的運煤通道,解決煤炭等資源的運輸問題;發揮高校科技優勢,支持企業技術改造,促進大型骨干企業的技術研發工作。
毛佑斌:工業短腿是制約黃岡經濟發展的瓶頸,加快縣域經濟的發展就是花大力氣發展新型工業,而發展新型工業的關鍵是要加大項目建設的力度,建議省政府加大對黃岡火電廠項目建設的支持。對林紙一體化項目在政策上給予支持。
盛文軍、應柱林:省政府提出的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方針是正確的。赤壁市這幾年抓了電廠、晨鳴紙業等骨干企業的發展,帶動了全市經濟的發展,力爭一批中小企業成為規模以上企業,一批規模以上企業成為大企業。
品牌戰略
孫長海、王晉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促進工業持續發展的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措施得力。東風公司作為我省汽車產業的龍頭企業,在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企業競爭力上還面臨著主輔剝離、企業改制、行業競爭壓力大等一系列困難和問題。建議省政府在服務和支持東風公司快速發展上要提得再響亮一些,在落實過程中,措施再具體一些。
陳春林:武漢市的皮革資源豐富、基礎好,改革開放初期是響當當的品牌,但現在皮革行業垮了,報告提出要繼續實施名牌戰略,我認為要從基礎行業抓起,希望省市兩級政府扶持發展皮革產業,引導整合武漢皮革行業,重塑武漢皮革產業優勢。
鄭曉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隨州的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作為隨州代表團,我感到很自豪,既增加了隨州的知名度,又堅定了我們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信心。
科學指導
王定華:省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縣域經濟中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對縣市過千萬元的企業,建議省政府以“以獎代補”的政策鼓勵其發展,不斷增強企業發展后勁。
王天華:推進新型工業化,要提供一個法治保障,創造一個法制環境,讓投資者敢投資,讓企業有安全感。
劉善橋:革命老區黃岡,經濟要發展,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市場化與工業化同時并舉,處理好工業化與市場化的關系,以改革為先導,以市場化推動工業化,以工業化支撐市場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激活內在動力;堅持工業化與城市化同步推進,對欠發達地區來講是要加快工業園區建設。
閻增福: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工等傳統產業不能丟,要利用新技術推動傳統產業發展。除了發展壯大自己的企業外,還要利用經營成本低等優勢,吸引大集團、大企業來我省投資,在政策、資金、服務等方面,創造有利于民營企業成長和壯大的發展環境,培植新的企業,變打工者為創業者,變打工經濟為創業經濟。
胡祖德、曹興榮:要加快地方工業發展,關鍵是要抓好煤、電、油、運尤其是煤炭的協調服務。有的煤炭公司下設私營分公司,指標往下分,價格抬高了,加大了企業的成本。電力部門要科學調度,合理分配用電。對高耗能的小軋鋼廠要下決心關停。
環保意識
趙斌:十堰是國家南水北調的水源區,我們的思路是“工業興市與生態立市”并重,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工業的一時發展,切切實實為子孫后代謀福利。
湯濤:恩施州近幾年來著力實施了以沼氣池建設為主的“五改三建”工程,為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奠定了基礎。如何全面解決農村能源問題,省政府應繼續予以支持,并為農村能源建設提供可靠的資金、技術、物質保障,應把這項工作提升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上來。
勞力轉移
吳大祥:新型工業化的特點之一是讓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目前部隊轉業的自主擇業干部,退伍士官、士兵,隨軍家屬這一支有生力量,許多都沒有單位,建議新組建的企業多吸納這些人。
甘德安、李永平:要創新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機制,進一步促進農村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合理有序地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