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記者趙良英
剛剛過去的2004年,對3.63億中部人民(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而言,是令人振奮的一年。在經歷了珠三角、長三角、西部大開發、東北大振興等一波波區域開發浪潮之后,被“冷落”的中部終于迎來了新的契機。
中部崛起,適逢其時。作為全國的“腰板”,中部地區承東啟西,南北交匯,是我國重要的糧棉油主產區和能源、原材料基地,也是東部產業向西部轉移的橋梁與紐帶。它的崛起,關乎我國經濟的統籌協調發展,關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
中部崛起,對6000萬荊楚兒女來說,既是喜訊,更是責任。湖北是中部地區教育、科技大省,武漢是中部最大的城市。無論歷史地位、地理位置,還是經濟實力、現有基礎,湖北在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中都應該有所作為。
當然,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農業基地,湖北在尋求“崛起”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不少“攔路虎”:經濟結構調整、“三農”問題、市場化程度、體制環境……由此可見,縮小同東部地區的差距,實現走在中西部地區發展前列的奮斗目標,我們還需要打一場“持久戰”。
浩蕩東風平地起,正是滿帆快進時。省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羅清泉省長莊嚴宣告:“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機遇,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力度……”我們欣喜地聽到,“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為湖北崛起爭先恐后建言獻策;我們欣喜地看到,荊楚大地各項建設熱火朝天……從議題到實踐,由呼聲到行動,目標只有一個,實現“中部崛起”這個我們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