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記者樊曉燕 趙良英
關鍵詞:中部崛起
“兩會”熱門度:★★★★★
社會關注度:
101000(2005年1月25日google搜索)
中央決策
2004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十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有效發揮中部地區綜合優勢,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快改革發展。
十六屆四中全會首次把“中部崛起”寫進了黨的文件,會議通過的《決定》強調要“促進中部地區崛起”。
2004年12月初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第一次把“中部崛起”列入議事日程,列為2005年經濟工作的六項任務之一。
媒體造勢
2004年3月12日,本報在全國媒體中率先推出中部地區崛起系列報道,引發了一浪高過一浪的新聞造勢熱潮。在過去的一年中,本報幾乎每月都有涉及此主題的大型新聞策劃報道。從“放眼看中部”系列述評,到“加快湖北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系列理論文章,從“論努力走在中西部地區發展前列”的系列言論,到“武漢經濟圈”、“記者換位看湘鄂”,直至中部五省一市主流媒體“聚焦中部話崛起”聯合采訪活動,人民日報赴六省的采訪,輿論在“中部地區崛起”的先發引導效應,對激發熱情、凝聚人心、集思廣益、鼓舞斗志起到了重要作用。
湖北定位
2004年7月20日,湖北省委召開八屆五次會議,專題研究加快湖北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措施。提出要牢牢把握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機遇,埋頭苦干,迎難而上,力爭3年有明顯變化、5年至7年有大的變化,使湖北經濟社會發展走在中西部前列。初步成效2004年,國家雖然收緊和遏制了高污染、高耗能、盲目擴張等行業過快增長,但對農業、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產業仍然是支持和鼓勵的。即使是對需要抑制的行業,部分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少的企業,也是予以鼓勵的。正是在這一緊一張之間,給中部地區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歲末年初,中部各省紛紛傳來喜訊。
美好前景
2004年12月5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促進中部地區崛起”作為2005年的六大工作重點之一。這表明中央對于解決長期以來中部地區發展速度落后于西部、發展水平落后于東部的“中部塌陷”問題已經有了緊迫感,有望從2005年起出臺一些加大對中部地區支持的政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抓緊研究制定支持中部崛起繁榮的政策措施”,“從政策、資金、重大項目布局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這表明
2005年中部崛起戰略將進入實際操作階段。中部崛起戰略,將整合區域資源,優化區域經濟結構,發揮各自特色、優勢和功能。
而中央財政工作會議傳遞出的信息顯示,2005年在減少國債項目資金的同時,中央財政將適當增加預算內經常性建設投資,這些建設資金及其他支出也將遵循調整結構、區別對待的原則,向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傾斜,包括支持西部大開發和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此外,中央財政還將積極研究制定實施支持中部地區崛起、東部地區進一步發展,以及緩解縣鄉財政困難、促進產糧大縣糧食生產等一系列財政政策措施,促進東中西互動,實現各地區共同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