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zf9t"></strike>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

<span id="jzf9t"><th id="jzf9t"><th id="jzf9t"></th></th></span>
      <address id="jzf9t"><address id="jzf9t"><nobr id="jzf9t"></nobr></address></address>

      <em id="jzf9t"></em>

      <form id="jzf9t"><nobr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nobr></form><listing id="jzf9t"><listing id="jzf9t"><meter id="jzf9t"></meter></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jzf9t"></address>

        <address id="jzf9t"><listing id="jzf9t"><progress id="jzf9t"></progress></listing></address>
        <form id="jzf9t"></form>

        用戶名:
        密碼:
        全文檢索:
        責任編輯:黃斌   羅偉  王淳
         圖片 | 視頻 | 手機互動
         
        首頁>>新聞專題>>2004>>聚焦中部話崛起>>中部聚焦>>江西>>本頁
         
         
        聚焦中部話崛起 高速通道助騰飛(圖)


        (2004-12-11 06:45:07)

        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記者熊家余 楊偉鳴 謝慧敏

        今年9月26日,一個讓井岡兒女心潮激蕩的日子。

        這一天,昌金、溫沙兩條高速公路全線通車。

        這標志著江西出省主通道全部高速化,8小時省際經濟圈形成。

        贛江兩岸,鄱陽湖濱,在高速通道的有力助推下,一幕幕波瀾壯闊的經濟發展大戲正在上演。

        奇跡:從421公里到1422公里,江西只用了三年零九個月

        曾幾何時,交通是江西經濟發展的瓶頸。據介紹,長期以來,江西境內只有105和320兩條國道,通行能力嚴重不足。2000年,全省高速公路只有421公里,居中部六省最末位。

        “末位就可能被淘汰”。江西人深知,沒有現代化的交通,一切優勢都只能“孤芳自賞”。

        臥薪嘗膽,不等不靠,江西在高速公路建設上奮起直追。

        2001年,打通浙江、廣東的梨溫、昌泰、泰贛、贛定4條高速公路同時開建;

        2002年,通往湖南、福建的昌金、溫沙等6條高速公路開工,梨溫通車;

        2003年,新增4條高速公路,共9條高速公路在建,南下珠三角的贛粵高速昌泰段通車;2004年,泰贛、贛定、昌金、溫沙高速公路竣工,又有3條高速公路投入施工……

        從梨溫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到溫沙、昌金高速公路通車,僅用了三年零九個月。江西,沒用財政一分錢,奇跡般地新建了1000公里高速公路。

        “天”字高速公路網架呈現在江西版圖上,通車里程達到1422公里,比交通部中長期規劃提前了整整6年。

        江西,由中部六省之末躍居第二。

        定位:奔向長三角,奔向珠三角,奔向閩三角,奔向大海洋

        兩年前,央視一位主持人采訪江西省領導。這位領導第一句話就是:江西有個雄心勃勃的宏偉計劃,打算用4年時間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修筑1000公里高速公路。

        當時,現場展示了一幅江西“天”字形高速公路主網架圖:江西正南,是我國開放最早的珠江三角洲;東北面,是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東南為出海最近的閩東南三角區!疤臁弊指咚倬W架,使江西與中國目前經濟最活躍的三個“三角”緊緊相連。

        內陸地區要發展,必須走向大海洋。進入新世紀,江西省的決策者審時度勢,提出一個具有前瞻眼光的戰略:對接長珠閩,融入全球化。

        對接,首先是交通的對接。于是,這個“天”字網絡的構想隨之產生。

        誰能想像,這幅宏偉的藍圖,會提前兩年展現在贛鄱大地上。

        6條高速貫通,省際8小時經濟圈和省內4小時經濟圈隨之形成,“不東不西”的江西,已是八面來風,左右逢源。

        東鄰閩浙、南連廣東、西毗湖南、北接皖鄂,江西人真正找到了“吳頭楚尾,粵戶門庭”的感覺。

        破難:255億元巨資從哪里來

        修建6條高速公路,國家批準概算255.74億元。這筆巨資從哪里來呢?

        11月27日,記者采訪江西省交通廳廳長蒲日新,提出了這一問題。

        蒲日新說:1000公里高速,靠的是多元化、全方位融資,沒用財政一分錢。

        他一筆一筆給記者算賬:積極爭取交通部車購稅補貼48.64億元,是過去11年的2.68倍;積極爭取國際復興銀行(世行)低息長期貸款11.12億元;利用上市公司贛粵股份等公司籌融資25.25億元;全省高速公路統籌、統貸、統還,打捆建設,平衡效益,互動擔保,如用贛粵和梨溫擔保溫沙、昌金等項目,爭取了國內銀行貸款112.1億元;用本省交通規費適當補充資本金15.53億元。

        他還說:江西采用公開、公平、公正的規范化招標,結合省情制定合理低價中標原則,嚴格施工管理,節約了43.1億元。全省高速公路每公里造價控制在2126萬元/公里,僅相當于全國平均單價的70%。

        對接:滾滾車流帶來長珠閩巨大活力

        高速公路的貫通,拉近了內陸與海洋的距離,拉近了工廠與市場的距離,拉近了知識與實踐的距離,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

        長珠閩巨大的經濟輻射活力,隨著高速公路上滾滾的車流,如潮水般涌入贛鄱大地。

        上海交大投資近10億元的科技園落戶上饒市。來自上海的教授、學者們上午授課后,下午可到上饒辦公。便捷的交通,支撐著上饒人雄心勃勃的“掉頭向沿海”的發展戰略。

        定南是江西入粵的南大門。從前的傳統農業縣,如今變成了珠三角的綠色“大菜園”和“生豬基地”。這里生產的無公害蔬菜、生豬、水產品等20多個農產品,早上運出,中午就上了珠三角市民的餐桌。

        香港新亞集團在信豐縣高速公路出口處投資2億元建了5萬畝大型精品臍橙場,集團主席詔宏洲高興地說:“有了贛定高速這條通道,早上采摘的臍橙,幾小時后便可進入廣州、深圳的超市!

        蒲日新告訴記者:江西境內高速公路的規費收入,今年將達到30億元,三年后將達到50億元。這不僅大大提高了交通部門的還貸能力,而且,這個數字的背后,該是一個多么巨大的經濟活力!

        他還說:江西境內的高速公路,既是本省經濟起飛的平臺,也是中部地區走向大海洋的通道。

        效應:招商熱潮和旅游熱流的涌現

        有了高速公路,江西的生態、資源、勞動力等優勢立即顯現。

        制冷巨掣格林柯爾集團,2001年控股廣東科龍集團后,一直在尋找環境優、成本低的地方,建立新的生產基地。找來找去,他們把眼光定格在南昌,決定投資3.6億美元在這里打造空調業“航母”。憑什么呢?他們算了一筆賬:同樣一臺空調在南昌生產比在廣東順德生產成本降低7個百分點,便捷的高速公路將使其物流費用至少下降10%。

        全球最大的制鞋企業——裕元工業集團牽手贛州,投資9億元建設世界最大的女鞋制造基地。圖什么呢?圖這里相對便宜的勞動力和便利的交通條件。

        吉水、吉州、泰和、南康、龍南、信豐等地在贛粵高速公路兩旁興建工業園區,青原、峽江、新干等地紛紛建大橋跨越贛江,對接贛粵高速,發展工業園區,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

        玉山是江西進浙的東大門。黎溫高速通車后,到杭州只需3小時,到上海也只要4小時,便利的交通吸引浙滬客商紛至沓來。

        同時,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美譽的江西,借著高速通道,迎來了旅游的黃金年代。

        在景德鎮,記者看到一車車的武漢人。一問,大都是去婺源觀光的。一條九景高速,給贛東北這座美麗的鄉村帶來滾滾客源,更帶來滾滾財源。

        昌泰竣工、井岡山機場加緊建設、泰井公路奠基……正在迅速改變的區位優勢,讓漸呈燎原之勢的“大井岡”旅游經濟圈建設如虎添翼。

        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鄱陽湖、贛江……名山、名湖、名江,薈萃在“天”字高速網上,更加璀璨、耀眼。

        “天”字形高速公路,讓江西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內陸走向沿海,從貧窮走向小康。這一條條金光閃閃的通衢大道,是展示江西新形象的開放路,是加速江西在中部崛起的發展路,是引領井岡兒女奔小康的致富路。


        發表評論  
        請進入東湖社區“中部論壇”發表評論>>

        [新用戶注意!在東湖社區發表評論必須注冊]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黑人与欧洲性大战